第352章 忠国公打包送子(第 2/3 页)
“淮生,你进来。”
周文韬想了许久,他知道在教书育人方面他远不如赵淮生,在入朝为官方面,他也是不及。
周老走了,却也给他留下了不少的人脉。
周文韬自知凭借自己的能力振兴周家他根本做不到。在周老留下的这些人里,他选择赵淮生。
赵家虽然现在还不显,但是赵淮生以后很有前途,才入仕几年,就已经官至此。不仅他自己,他的弟子陈文广也已经官至四品,可以从旁襄助。而赵平顺虽然官途无望,但作为技术型的朝臣,不管是哪个君主在位,都要高看赵家一些。赵淮生的双生儿子他也瞧过,小小年纪就已显出超出同龄人的聪慧。
对比一下,周家除了他们四个拼爹拼出来的官职,周家还剩下什么?
周文韬能力不怎么样,周老放心他掌管周家就是看重他的一个品质,就是脸皮厚。
周文韬决定扒上赵家。
赵淮生给周老上了香,磕了头,才和周文韬说话。
“淮生,爹他老人家走了,家里外头事太多。我想给锦东换个环境读书。你回永平府,不如把他带走吧。有你教导他,我也放心。”
“锦东如何想的?”要说锦东,赵淮生还是有些印象的,这孩子给赵淮生的感觉就是太老实了,不过话说回来了,周家的孙子辈儿都很老实。老实的都看不出什么灵气儿。本来小小年纪应该调皮捣蛋的时候,却都和老学究一样。
“锦东他自是愿意的,家里孩子们第一个崇拜他们爷爷,下一个就是你了。”
这倒是让赵淮生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成了别人的榜样。
其实赵淮生并不知道,当代读书人,真不少都拿他当榜样的。他们崇拜周老是因为品级,崇拜赵淮生是崇拜他能著书传业。现在赵家书院可是除了国子监外最好的书院了。而本朝国子监只有那些权贵人家和宗室子弟才有资格就读。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更崇尚赵家书院了。
“那好,那我就带锦东走。”
“恩,年节一应不用回来,等你回京的时候或者他科举需要的时候再回来。”
赵淮生:···他怎么感觉周文韬像是把儿子打包送给他了似的。
永平府,到了赵淮生回来的日子,梁梦就惦记上了。到了日子,早早嘱咐白芸芸准备赵淮生爱吃的饭菜。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