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争取(第 2/3 页)
杨英沉吟了一下,“皇上,奴才给您说一个事儿吧。奴才在还是个孩童的时候曾听奴才的奶奶说过,在奴才奶奶年轻那时候发生过很大规模的地动。家里的房子都塌了,地里的田也都毁掉了。朝廷派了赈灾银子,但是都被当官的贪污了,最后能用来赈灾的没多少钱。靠那点儿赈灾粮,一家子里能活下来两三个人都算是运气了。不过那时候是前朝,前朝官官相护层层盘剥。现在,在皇上您的治理下,肯定不会发生那样的事。”
皇上哼了一声,“你个怕死的老货。朕说了不治你罪就是不治你罪。瞅你说了一堆,不等于没说。”
杨英讪笑了一下,再多说了他就真是妄议朝政了。他一个阉人,哪有那个资格啊。为了保住小命,当然是什么都不说了。
皇上没再逼杨英,心里也在沉吟。
官官相护层层盘剥这个,不管是谁做君主,都避免不了。他能做的只是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是这是大灾,若是一个处置不好,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
而且地动这种天灾很容易被人引申到君王失德才会天降灾祸。他可不想被人说是个失德的君王,这灾后的处置和应对就尤为关键。
这人选呢,首先受桎梏要少,背景太复杂,需要考虑多方利益,那能考虑百姓的地方就太少了。
因着这条,大世家权贵就被排除了。
在一个呢,得知晓民生疾苦,能真正的为百姓做事。这不仅仅是当下的救灾赈灾,还涉及到后面的灾后重建,这若是没有一颗正直的心,做不到这些。
最后一个,不能贪财。官员们贪财,皇上也知晓。不然倾全家之力攻读科举,耗费了半辈子的功夫考试,为的就是被人恭维几句夸奖几句吗?这为财而来他不反对,但是这个关键时候可容不得那些贪财的心。
皇上按照这个考虑在那张纸上划来划去,最后纸上只剩下一个人名。
“赵淮生?”
皇上回想了一下。
这个人的确是最佳人选。
从他在翰林院这段时间的工作来看,这个人是一个闲不住且愿意下功夫做实事的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