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士别三日(第 3/3 页)
盖牟城的社会环境,自然也就能随之变得越来越好。
......
看着《守则》中密密麻麻的小字,李治在心里暗暗钦佩,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制定出如此事无巨细,一环扣一环的规定。
这份工作量,只怕比传说中事必躬亲的诸葛武侯还要大。
【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般精力和能力?】
正在李治感慨不已的时候,萧慎带着后入城的几人走了进来。
将几人安排到另一张桌子坐下,萧慎来到李治身边小声禀报道:“公子,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本册子,出自前任盖州刺史的手笔。”
李治转头看向萧慎:“前任盖州刺史是何人?”
萧慎低头答道:“回公子的话,前任盖州刺史乃是莱成公杜老大人的长子,现任莱国公杜构杜文建,其已于今岁岁首迁任洛州刺史。”
听说这些事情出自杜构的手笔,李治有些意外。
杜构当年也是东宫的属官,皇帝大兄的潜邸之臣,他有多少能耐,李治是清楚的。
“没想到当年那个唯唯诺诺,只知奉命办事的杜家大郎,如今也有这般本事了......”
李治目光闪烁地做着评价,心里对杜构这几年在辽东的经历好奇不已。
到底是什么样的遭遇,能让只有中人之姿的杜构,短短几年时间里进步这么大。
要知道,这份《守则》里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关系到每个百姓的生活,足以影响整个城市正常的运转。
想要把这一切理顺,即便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积年老吏,也不一定敢打包票。
杜构不过官场菜鸟,之前只是在东宫做过几年属官,凭什么让老百姓买他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