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前奏三(第 2/3 页)
大家纷纷摈弃以前的坐姿,换上了新式坐具,就连百官平时上朝跪坐的草席,也在年前的时候换成了更为舒适的座椅。
可是在鲁儒们眼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能叫“坐”?!
在他们看来,只有双膝跪地,脚心朝上,屁股放在脚后跟,四平八稳才能称之为“坐”,至于那些椅子板凳什么的,属于“蛮夷之举,实不足效仿。”
如今士林中有个笑话,大概是说想要看一个文人出自哪家学派,只要给他一把椅子就够了,躺在椅子上的是黄老,蹲在椅子上的是农家,半个屁股坐的是法家,跪在椅子上的,那就一定是鲁儒......
虽然是个笑话,但鲁儒刻板不知变通的行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鲁儒喜欢“自虐”也就罢了,关键在于他们还总喜欢逼着其他人跟他们一样跪坐,这就有点过分了。
......
王选悄悄活动了一下跪得有些酸的膝盖,在心里暗暗叫苦。
如果不是因为他那死去的老娘出身孔氏,是对方的亲妹妹,他可不愿意来曲阜受这鸟罪。
听到孔宁的问话,这位琅琊王氏的当代家主连忙停下小动作,挺直腰杆,用最正经的士大夫礼仪躬身一拜,正色道:“一切但凭老大人做主,小侄无不遵从。”
说这些话的时候,王选在心里早就已经骂开了。
......
琅琊王氏是西晋时期迁到的山东,其家族势力在东晋初年达到巅峰。
王氏最出名的族人莫过于王羲之父子。
王羲之的名头,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是读书人,就一定不会陌生。
王羲之最出名的当然是他的字,再然后就是他那放荡不羁的行事风格了。
东晋好玄谈,王氏父子更是这一道上的佼佼者,连带着他们的子孙,也染上了“好逸恶劳”的毛病。
王选从出生起,就没为衣食的问题发过愁。
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让他根本就不知道“奋斗”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