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59章 驱虎吞狼(第 3/4 页)

    假如是中鹰谈判之前,许大茂也会有对置地公司的觊觎之心,但是却绝对不会有所动作,而在中鹰谈判结束后,国内给了他充分的信心。

    许大茂之所以这么说,跟怡和洋行在国内的遭遇有关。

    怡和集团最早从事洋行业务,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在清朝时从事与中国的贸易。

    怡和洋行对香江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832年,两个苏格兰商人渣甸和马地臣在广州发起成立了怡和洋行,开始了在中国带着人血的掘金之路。

    早年洋行的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福寿膏”及茶叶的买卖。

    正如资本论中的一段话:“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

    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当然,也就不介意绞死别人了。

    从1832年到1949年,这一百一十多年的时间里,怡和集团前40年主要就是依靠“福寿膏”来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从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直接放弃对华福寿膏贸易,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当生意人。

    之后怡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在大陆及香江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各式工厂、矿务、经船务、银行等各行各业。

    直到1949年后,怡和集团在大陆的大部分资产及生意被收归国有。

    而后怡和继续苟延残喘几年随时打算东山再起的怡和集团,在54年大陆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江。

    当时的香江流传这样一句话:“此地的统治者依次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

    怡和凭借两家公司香江置地和九龙仓,曾一度主宰香江经济命脉。

    就拿九龙仓来说,其是当时香江最大的码头,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

    后来九龙仓遭遇包船王与李公摊的联手狙击,最终以包船王从怡和手中拿下九龙仓的控股权而结束,这也成为香江商界的一段传奇。

    痛失九龙仓的怡和洋行将重心放在了香江置地上,这是怡和集团在香江最大的资产。

    香江置地在香港只在最贵的地方出没,是香港中环最大地主,旗下的康乐大厦、文化东方酒店、太子大厦、历山大厦等与置地广场相连,成为香港中环的“心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家族联姻计划 不及你甜 顶级诱捕公式 我有七个大佬哥哥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塔洛希岛 假面(下) 攻玉 温柔予你 宠婚豪门[重生] 他的小茉莉 刺青 我信了你的邪! 臣服 系统逼我当男神 宠她 谁把谁当真 上瘾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