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异国电影展(第 2/4 页)
他好不容易把北影厂一些导演和编剧那颗致力于拍文艺片的心,收拢了不少。
现在他妈一个电影展,恐怕有些文艺煞笔又该上窜下跳了。
只能等电影展过后,再看北影厂的导演编剧们的反应了。
面对王洋老厂长的询问,许大茂开口说:“王叔,你不是不知道我心中所想,我就怕北影厂的这些导演编剧,又给我玩那套鄙视链的把戏。
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我到时候就直接赶人了,希望您二位可别拦着。”
于厂长摆摆手“你那都是不一定的事情,眼下我们北影厂看起来还是挺健康的。
当务之急,你还是想想怎么配合帮我完成这次接待吧。”
许大茂不说话了,他配合个什么劲儿啊,他就是个打辅助的。
因为这个于厂长在这里,有些话许大茂和王洋老厂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在当初那篇出自许大茂之手的《论中国话的电影语言》文章中,许大茂就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谈的很清楚了。
一味的拍摄文艺片,那么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肯定是不健康的。
如今就擅长搞那套文艺片的法国来了,许大茂除了不喜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总不能不让人家的电影播放吧。
扪心自问,许大茂也没有那闲情逸致去看那些所谓的艺术,实际上完全不知所谓的文艺片。
看个电影还特么得猜影片想表达的意思,他是要多有闲心才能干出这事儿来。
然而就因为许大茂放松了对电影展上映影片的警惕,却不想发生了一件让国内电影系统都险些崩溃的大事。
4月底,法国电影资料馆终于姗姗来迟,于厂长和电影资料馆那边热情接待了法方。
许大茂这个打辅助的没有参与。
法方到了京城的第二天,从其国内带回来的影片便陆陆续续的上映了。
作为中法文化年的交流项目之一,本次影展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和法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
影片分为“永恒的经典”“新浪潮之母”“新浪潮之果”“狂野的青春”“喜剧与其它”五个单元。
既有中国观众熟悉的作品,《九个独身者》与《最后一班地铁》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有很多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杰作。
而其中引出事端的一部电影就是,就是国内不熟悉的作品《火与战》。
以往搞电影展的时候,各个部委大院都会借片子,在大院里放,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展出的法国电影被各个大院借去放。
这部叫《火之战》的电影,正是其中之一。
《火之战》是让·雅克·阿诺执导并于81年上映的剧情片,化妆曾获1983年第55届奥斯卡奖。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