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找上门(第 2/4 页)
本来缺乏产品竞争力的企业,一旦引进了西方的生产设备很快就能满血复活。
由此就能看出生产设备对于一些企业的重要性。
正如孙勇所言,别的工厂都在引进新设备,如果第三轧钢厂无动于衷,最后肯定被国内其他工厂甩在身后,甚至直接一蹶不振。
许大茂有心相劝一下,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在他的眼里,工业生产设备肯定是要去欧洲去购买,如果能坚持5年等到苏连解体,许大茂肯定能弄到一大票生产设备和资料,来助力国内的工业企业更上一层楼。
但5年的时间太久了,许大茂无法保证在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前提下,轧钢厂能平安度过这几年。
所以现在花点冤枉钱也未尝不可。
头几年虽然拜托万国商贸那边购买生产设备的企业虽然有几家。
可在今年才是最多的时候。
甚至一度成为工业设备引进潮。
成百上千条彩电线、冰箱线、洗衣机线被拉回到国内。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家电的战国时代以蓬勃和野蛮的姿态开启了。
像天津的冰峰冰箱、广州的五羊洗衣机、长春的君子兰洗衣机等等,这些都是引进外国生产设备的企业。
当然许大茂万国商贸旗下的各个工厂那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设备,虽说算不上最先进的设备,但绝对不是别人不用的淘汰品。
问题还是在于万国商贸这家香江公司的原因。
前有哪些名牌企业引进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其他国营工厂自然像轧钢厂一样不甘落后。
可是有很多人在引进新设备时由于没有详细的规划,原本斥巨资买回来的生产线根本不能用。
川省就曾经花了8个亿,买了一套维尼龙生产设备,可建成后才发现,天然气供应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哪怕最后从隔壁钢铁厂的天然气全部移过去,还不够一半设备开工的。
可以说8亿的花费,最后实际价值竟然达不到4亿,甚至更少。
无独有偶,青海那边引进的一套混凝土输送泵,最后竟然发现是30年前的旧设备。
可以说除了设备标牌是新的,其余部件全部躺进棺材了。
被人骗成这个德行,去买设备的人也是牛批!
像这样的事情不再少数,可以说极大的浪费了国内的外汇,让今年贸易逆差成为了惊人的137.8亿美元。
贪大求洋、盲目跃进,所有人都急着挣钱,所以才造成了如此大的贸易逆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