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浪潮(第 2/4 页)
拥有独立进口权的琼省,几乎在一夜之间从百年来的流放之地一下变为了天选之地。
这阶段的琼省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
全岛的财政收入只有 2.856 亿元人民币,连开工资都不够。
当时的公社改成乡和镇要挂牌子,有的公社连挂牌子的钱都没有。
甚至征兵写标语买宣传纸的钱也没有。
而如今,随着83年上级政策的下达,84年进一步加快开放态势。
岛内领导为了又快又多地利用政策,完成原始积累很自的想到了汽车。
一场声势浩大规模惊人的金钱狂欢开始了!
跟进口一些小家电、办公设备等相比,汽车无疑是利润最丰厚、也是内陆市场最受欢迎的一个重量级商品。
当时他们算盘是进口 1.3 万辆转卖至内地,赚 2 个亿就行了。
出乎岛内领导预料的是,资本的闸门一但开,就不是个人能够关的上的了,事态迅速地变得不可收拾。
弄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
这对于海南人来说,无疑是在家门口种下了一颗摇钱树,只需要轻轻一摇数不尽的金钱就会落尽自己口袋。
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就连幼儿园都来搞汽车批文。
因为批文可以变钱,跑到外省卖批文,外地没有批文,海南岛可以有批文啊,他转手之间把这些批文给别人,那不就赚钱了吗!
这年夏天,海南岛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汽车。
随便到哪间茶楼、饭馆、旅馆、商店、机关、工厂、学校、报社,直至幼儿园、托儿所,听得人头昏脑涨的一个词……汽车。
一辆车净赚1万,如此高额利益的刺激下,特区甚至京城人,一个个拎着大包小包的人民币换成港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