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电影院(第 2/4 页)
“北影厂出品拍摄《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正视严酷生活的佳作,让我们更加确定北影厂老大哥的地位。
影片正是以现实主义的力量,使我们与主人公同悲同哭。它使我们如投激流,荡涤着自己的心灵,更加懂得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看了影片之后,确实感到很振奋。影片把人们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没有回避,没有粉饰,而是常常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与近几年拍摄的其他影片相比较,从题材、深度到手法,都有新的突破与新的成就。”
当然,对《妈妈再爱我一次》持批判态度的也有,但这些批判都不怎么严厉,一些在扣政治帽子的,也只是模糊不清的提了那么一嘴。
批判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个认为影片格调低沉,不够阳光,不够积极向上;另外一个就是认为电影的思想倾向存在问题。
但这些话语都十分温和,没有人跳起来想把北影厂,或者说敢把北影厂按在地上锤。
作为中国文艺理论的权威刊物《文艺报》是支持《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但在看到对电影也有不同看法的时候,就决定为《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展集中讨论,弄清是非。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成千上门的信件向雪片一样飞往编辑部。
参加讨论的作者中有大、中学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青年学生、干部、工人、农民……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在这场讨论中各抒己见。
由于之前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电影,所以许大茂也并没有提前买票。
到了地方才发现这票是真的不好买,费了好一番折腾,一家人才终于在电影院里面坐下。
他妈的,以后非得整个私人电影院,再也不来外面的电影院挤了。
许大茂心中兀自发狠。
现在在京城弄个私人影院肯定不行,因为太高调了。
但是过几年还是可以弄一个的。
随着电影正式放映,本来还喧闹的放映厅,慢慢变得安静下来。
再之后哭泣、哭泣、还是哭泣~
这部电影许大茂是看过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没什么感觉,这第二次看依旧如故。
明明不是冷血的人,怎么就没有一点要哭的想法呢。
你看旁边坐着的程小繁和娄晓娥,二人哭的眼泪都快流成河了。
尤其娄晓娥,她是真和许大茂料想的差不多,对电影中女主的批斗遭遇更是感同身受。
哭的比程小繁要厉害的多。
许大茂坐在一边,想安慰一下,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