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纠正(第 2/4 页)
这不是说许大茂有多任性,而是他真的太生气了。
上级任命许大茂来北影厂的任务那就是出口创汇,现在有个煞笔贬低他们的商业片,说什么梦想。
你说搁谁头上能不生气。
之前说过90年代中国电影届的雪崩。
中国电影在90年代陷入困境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四个方面,电视和vcd的冲击;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文化系统和广电系统的矛盾;以及评论界对商业电影的排斥。
在这种思潮的主导下,中国电影界出现了极为奇怪的现象,反故事的艺术片票房惨败,却赞誉无数。
而商业电影票房大卖,观众如潮,但主创人员却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这让一些有能力的导演不愿意拍商业片,而没能力的导演想拍又拍不好。
于是,整个电影市场几乎找不到合格的商业电影,而观众纷纷逃离电影院。
到了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产业崩盘,彻底陷入谷底。
如今许大茂明明都已经为商业电影打下个挺好的基础了,可是自己手下跳出来反对,这怎么能让许大茂不为之暴怒。
“给我说话?你张汉到底能不能?”许大茂再次大喝。
“不...不能。”
“不能以后就给我闭嘴,再让我听到你嘴里说出今天类似中午的话,你就给我自己滚出北影厂。”
见这个叫张汉的青年认怂了,没有如真正的煞笔一样继续和他聊梦想,许大茂算是放他一码。
“你们回自己座位去坐吧!”许大茂的声音也变得平静了不少。
两人回到自己座位坐下后,许大茂这才继续说:“我心里这口怒气也算是发出去了,接下来咱们心平气和的聊聊。”
“张铮老师,您是前辈。您能不能说说您对艺术片的认知?”
坐在第一排的张铮正欲起身,许大茂向下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起身,这就是闲聊。
张铮也没坚持坐在座位上说道:“艺术电影是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
可以说艺术电影是不迎合大众的,它与好莱坞的商业片以及我们出品的商业片几乎是完全对立的。
像欧洲国家的一些电影大多都是艺术电影。”
几句让人完全挑不出毛病的话说完,这位张铮导演直接闭上嘴巴。
许大茂轻轻点点头,又点名几个导演让他们同样说说自己的看法。
他这才在这些导演之后出声说:“大家都说了说自己对艺术电影的看法,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
艺术片在我眼中只有四个字形容...艰涩难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