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九十八章 战和不取(第 2/3 页)

    “陛下,臣还是坚定朝会上的意见,绝不能议和,凡是提议和之人,臣以为此人可诛!”

    王在晋可谓是主战派的典型代表,也不算是辱没了他这兵部尚书之职,毕竟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此坚定的战心,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朱由校也知道,王在晋之所以这么积极的主战,就是因为要夺取平定建奴的天功。

    万历三大征之后,大明朝军备松弛,国力严重下滑,国土面积更是缩小了一小半,乌斯藏都司没了,建奴崛起。

    尤其是萨尔浒的那一场惨败,可以说把大明朝的国威和军威彻底给打没了,就连朝鲜都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不在像以前一样对大明言听计从。

    在这个国家微弱之际,如果能够有一场平定建奴的大胜,那对国家士气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可想而知。

    虽然熊廷弼打了几场胜仗,规模也不算小,可是现在的辽东将士,以及一些士绅官员,还是惧怕着建奴,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而他王在晋是兵部尚书,如果真的剿灭了建奴,首功自然是他的,到时就会有各种大帽和名头扣在他头上,什么力挽狂澜啊,指挥调度有方之类的。

    他能够说服兵部的下属官员,这么团结的去支持他,或许也是因为被他给画了大饼承诺。

    “陛下,大司马之言臣觉得不可取,如今我大明朝也到了精疲力尽之时,陕西、山东两省天灾人祸频发,江南士族抗缴赋税,国力匮乏无比!”

    “再者还要分出大量钱财以及人力,去各地赈灾,安抚受灾的流民,长城边上的蒙古诸部,也需要大量的物资粮食去供应,如今的大明朝,经不起一场大战了!”

    徐光启与王在晋的思考方式,是站在不同角度和层次的,王在晋完全是只考虑军事方面,加上他有私利。

    而徐光启则是真正站在一个国家的层次上去看待和考虑问题,而且他更为注重百姓民生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等方面。

    徐光启说完之后,王象乾、宋应星、程国祥三人当即表态支持,其余的人则是保持着中立态度,沉默着不出声。

    王在晋闻言还想要反驳,却被朱由校给阻止了。

    “是议和还是不议和,朕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你们也不必在争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烽火逃兵 大唐官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奶糖味的她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