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否定态度(第 3/4 页)
而中国的模式自始至终只有固定比例这一个模式。
他认为目前的分账模式中,影院分得票房的57%,片方分得43%。
即使将电影专项资金的5%分给片方,最后的分账比例还是低于院线,片方所得仍然是最低的。
按照目前的分账比例,除去发行方和院线分走的部分,影院可以分得将近一半的票房。
供给方利益没有最后保证,全世界只有中国制片方分账比例固定且过低。
为什么影院可以拿着片方的电影,随意加票价又不跟版权方分呢?
片方从项目前期开发到后期上映承担最大的风险,付出的努力最多,但是最后分得的票房却很少。
这一通吐槽,像极了怨妇跟外人抱怨自家老公天天在外面应酬,喝的醉醺醺的回家,也不知道做家务活照顾孩子。
按照他们的想法,就应该完全照搬好莱坞的阶梯分账模式。
但梁栋只想说,好莱坞的分账模式确实是阶梯式的。
而且越大的影片越有市场议价权,获得票房分账比例为50%、60%甚至再高的都有可能。
还要根据每周票房不同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但问题的关键是,人家大部分影片,切切实实把资金用在了电影工业化的流程上。
除了主扛票房的演员能够拿到高昂的薪酬,大部分钱都用于影片制作本身。
现在中国电影的拍摄成本日益增高,可增高的部分全都用来贴补演员片酬,真正用于电影制作的少之又少。
以前5000万的成本已经算大制作了,现在5000万只能算中小成本制作。
好,就算如此,难道5000万真的做不出高质量电影吗?
如果能够控制好演员片酬,是完全足够且充裕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