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国家宝藏(四)(第 2/4 页)
如此小巧的香炉,大概是贵妇人在内室焚香时使用的,也可能是专供把玩的摆件。
它通体莹润,发着玻璃般的光泽,造型厚重,配着华贵的颜色,更显富丽。
它的颈部装饰有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菊花的造型十分典雅。
在香炉腹部,有红、白、黄6朵缠枝莲花,全部是掐丝珐琅。
说到缠枝莲,这可能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装饰图案之一,又名‘万寿藤’。
以莲花和藤蔓缠绕,连绵不断,寓意吉祥。
在中国古代的很多瓷器、丝织品和建筑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图案。
这件香炉上的缠枝莲将莲花作为主体放大,蓝、红、白、黑、黄交替作为花瓣配色,使色彩更为丰富,又保持了整体配色的一致性。
在炉的下部,同样装饰了莲瓣纹。
众所周知,莲花和佛教有密切关系,将莲花装饰在佛教用品上,有敬重之意。”
哗哗哗~掌声连成片,这些较为专业的解读,令观众对王钢刮目相看。
他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和珅,没想到他是真的了解古董。
也难怪他曾经在电视上鉴宝,敢拿着小锤砸砸砸。
单季祥补充道:“说的太好了,基本把我要说的说完了,我就补充一点,大家看这里~”
他手指香炉的‘象耳’:
“这个耳朵,我们叫它象耳,不是指大象的耳朵,而是古代中国人对香炉两端的把手的称呼。
这个香炉的耳,是两个大象头,它们卷着鼻子,通体金色,富贵而灵动。
据专家考证,这两个象耳,包括香炉底部的象足,都是明朝时候加上去的,而主体的珐琅是元代制造。
所以,它仍然是一件元代艺术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