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一动不动(第 1/4 页)

    渭河北岸。

    两支军队一南一北泾渭分明。

    南侧明军阵地以两个三千人的大军阵结成密集阵型。

    北侧元帅军则以三千步骑排出大横队缓缓压上,并将左右翼两千骑散开环围在侧,将兵力优势的明军压缩包围在纵横四里的小战场上。

    而在包围圈外围的战场东北侧,隶属于镇筸兵和毛葫芦兵的四个马兵大队,已在一次次马队冲击下且战且退,被逐出战场,慌不择路地蛮打乱冲,却被越来越多的元帅军马队环伺其中,不得走脱。

    杨正芳被张天琳恶心坏了。

    身处大军阵之内,镇筸兵与毛葫芦兵团结成两个营阵,在拒马栅与陷马坑的保护下,尽管从局势上看起来他们怂得有些过份,完全被置于挨揍的地位,但其实局面还可以支撑。

    毕竟长于山地作战的两个营,都装备有大量长矛、火枪以及重甲步兵,而且因为苗兵的装备很大程度上源自祖传,因此使用的是古代的那种重甲,特别重。

    张天琳的马队列装的是白广恩馈赠的擎电铳,属于佛朗机式后装药线枪,六尺长的铳管保证了射程与威力的同时,随身携带六个子铳也拥有相当强的火力持续性。

    这种擎电铳其实不太适合马兵使用,因为它是赵士桢在鲁密铳和佛朗机基础上研制的火枪。

    鲁密铳的特点是长,所以才又准又狠,能够在远距离保持可观的杀伤力;佛朗机的优势则是后装形制,换弹射击更快,拥有强大的火力持续性。

    擎电铳很好地保持了这两种火器的优点,足有六尺长,如果塞上搭配的铳刀,甚至能当作七尺短枪来使用。

    但长的同时它也很沉,在马背上单是端着就有些难以保持平衡,但赵士桢在这个年代火枪常用的火门、火绳的发火机制之上,去掉了药池,给子铳上插入药捻,避免了引药被风吹、颠簸洒飞的顾虑。

    因此对弓马娴熟的骑兵来说,在马背挟长铳驰击,反倒在百步距离上比强弓更锐、更准。

    这种兵器本该使张天琳的马队在对射阶段拥有旁人难以匹敌的优势,他们不仅比步射的弓弩射程远、伤害高,同时还能比普遍列装的五尺鸟铳有更强的威胁。

    只不过对上镇筸兵这种穿戴古代重甲的山地重步兵就有点尴尬,首先他们不能进入鸟铳与随军山地小炮的射程,其次在鸟铳的射程之外,擎电铳的杀伤力也非常有限。

    而那点有限的杀伤力,别说突破镇筸兵挖掘壕沟在阵前堆出的土墙,就算真打到身上,在镇筸兵穿戴的古代重甲面前,也跟挠痒痒没啥区别。

    因此三面环围的马队以火枪攒射,镇筸兵随军携带的鸟铳、小炮也纷纷放响,毛兵的强弓与苗兵的大弩同时劲射,漫天枪子炮子和箭矢交织一片,轰鸣声不绝于耳,也只能图个热闹。

    真正让杨正芳感到难受的,还是他们被逐出战场的四百马队。

    在双方交兵之初,为了尽量避免被敌军塘马环围、渭河南岸的援军尽量渡河支援、给结阵步兵争取展开拒马栅铺设铁蒺藜的时间,杨正芳集结标下四百马队,命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张天琳驰骋而来的两千马军。

    他的马兵虽少,但每一骑都非常精锐,这是由镇筸兵和毛葫芦兵的组织形式决定的。

    毛葫芦兵是长于小队散兵作战的轻甲军队,组织形式类似地主团练,军中马兵几乎都是名为角脑的小首领,个人素质极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沉溺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江湖三女侠 不是吧君子也防 酒仙斗罗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高武三国 重生大唐当奶爸 带着淘宝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