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新构想(第 3/4 页)
如果国际贸易无数信息是实时的、自由的、毫无阻碍的流动,那么生产企业就可以越过贸易商,直接跟国外的客户建立贸易关系。
前几天范建国请傅松帮忙找国外的销路,其实正是这个原因。
否则他一个男人,怎么会向情敌低头呢?还不是现实所逼?
事实上,别说普通中小企业了,就算是远景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对外贸易合作伙伴,也得费老鼻子劲儿了。
“另外,文化、法律、社会制度的差异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别的不说,单单一个进出口检验检疫,如果不是熟悉进口国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士,有几个人能清楚的?……。”
傅松点头表示认可,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别说赚钱了,很有可能要被罚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甚至搞不好还要进去住几年。
内地很多企业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秒天秒地秒满天神佛,天老大,地老二,它老三,牛逼哄哄的。
结果一到国外就彻底抓瞎了,在国内玩的转的那些手段,在国外突然都不好使了,甚至按照国外的法律法规,企业老板可以直接判个百八十年了。
初琳琳继续道:“但话又说回来,国际贸易的问题越多,越复杂,越困难,这恰恰就是傅总所说的护城河,同样也是慧聪的机会。
慧聪不仅可以成为进出口贸易的撮合者,而且还能进一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让客户做生意没有后顾之忧,以便客户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生产和流通上,提高效率和效益。”
傅松刚才一直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初琳琳侃侃而谈,心里却感慨万分。
当年那个在自己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吵得他落荒而逃的小丫头片子,现在真正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她刚才说的经营思路,确实跟自己和郭凡声想的不一样,不过……,虽然不想承认,但傅松却不得不承认,她的思路更具可行性。
因为根据初琳琳的构想,慧聪其实就是个另类的阿里巴巴。
区别在于,阿里巴巴是网络平台,而慧聪现在受限于条件,目前还只能聚焦于线下业务。
对于初琳琳的这个思路,郭凡声是比较认同的,不过还是先问傅松:“小初还是挺有想法的,你要是觉得行,那就这么定了?”
“可以。”傅松痛快道,“不过刚才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时之间没想好,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
初琳琳好奇道:“你说嘛。”
傅松道:“慧聪做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商,主要面向国内客户还是国际客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