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借力(二)(第 3/4 页)
杨德妃讥笑道:“误会,能有什么误会,母妃还得到消息,成国公已经首肯了这门亲事,你觉得还能有误会。元鸿,你醒醒,就这样的岳家,母妃可不敢······”日后如何能为豫王效力。
“母妃,儿臣求您了,让儿臣去见见娇儿,她一定不想嫁给三弟,母妃。”豫王苦苦的哀求杨德妃。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豫王消瘦的脸蛋上,杨德妃气愤道:“混账东西,母妃平日是怎么教你的?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而非儿女情长。吴贤妃跟成国公都定了这门亲事,你去了有何用?又能改变什么?成国公都答应了,那徐大姑娘还能不答应?元鸿,忘了她,好姑娘多的是,母妃可以保证,等你身子养好了,母妃给你挑选一个家世、样貌比徐梓娇好一百倍的名门闺秀。现下,快些躺下来,养好身子要紧。”
在心底告诉自己,这是她亲生的儿子,日后杨家还指望着他。不能让母子俩的关系闹僵了,对谁都不好。杨德妃只能耐心的哄着豫王,最后耐不住豫王哀求,答应将豫王口述的书信送给徐梓娇。
成国公看向姚氏,淡声道:“夫人,此事就这么定了,回头你去好好劝着娇儿,让她不要再惦记着豫王,鲁王乃是人中龙凤,不必豫王差。”
在大事上面向来听成国公的姚氏毫不犹豫的应下:“是,老爷,妾身记下了,会去劝着娇儿,老爷心底还是念着娇儿,这不过这孩子性子执拗,怕是一时半会回不过神来,请老爷见谅。”
“行了,行了,我还有事,就先出府了,晚膳就别等我了。”成国公摆摆手,快速的离开了。
四月初十,陛下昭告天下,今年的会试作罢,凡是还在京城的参加会试的考生都可以在四月二十,重新参加朝廷的会试。至于离开京城的考生,可以保留机会,参加三年后的朝廷会试。
对于王谦等人的处置,陛下已经下令让大理寺负责,没有明确公布。重新参加朝廷的会试,倒是个极大的好消息,那些落榜还留在京城的考生们别提多高兴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再一次的机会,他们可得抓住了,不能再错过。
消息传到韩锦彬耳中的时候,他正在跟今年同样落榜的举子沈恪在客栈里说话。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沈恪可没忘记,他之所以选择留下来,那是因为韩锦彬给他送信,留在京城多待些时日,没想到等来这个。
因而沈恪率先道:“韩兄,你莫不是能未卜先知?”
韩锦彬摆摆手:“沈兄,你说笑了。”
“哈哈哈。”沈恪笑了起来,至于什么原因,他觉得不用去追究,只管享受现在,他们还有机会参加会试,真是太好了。他这几日跟韩锦彬两人互相学习,发现从对方的身上能学到很多,两人因此成为了好友,相信再有十日,两人绝对能考出好的成绩。
韩锦彬跟着笑起来,真替自己捏一把冷汗,幸亏沈恪没有刨根问底,要不然的话,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反正不能出卖韩锦绣,将她说出来。当然到现在沈恪都没问起他的身份,并不知道他乃是当朝太子妃的堂兄,这样也好。
科举舞弊案查出来了,王谦认罪,随之而来的便是陛下解除了出宫的禁令,只需要陈皇后首肯就可以出宫了。这不,大公主带着丫鬟装扮的韩锦绣出了皇宫,两人相视一笑,没想到,韩锦绣打扮成丫鬟倒别有一番滋味,只可惜太子见不到。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跟王耀林约定好的客栈,韩锦绣紧跟在大公主身后,上了二楼,一推开门,就听到男子声音:“你来了,快进来坐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