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探班《活着》剧组(第 1/2 页)
    听着班里同学的讨论,杨岚也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看来这一次杨北的电影恐怕不会有像《夏洛特烦恼》一样的好票房了。
    想到这里,杨岚就止不住的连连叹气。
    而另一边的渐江横店影视城内,杨北依然是非常认真的对待着每一次的拍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杨北每次读到这句话时,脑海中就会立刻出现月光洒向地面的空镜头。
    但这句话就妙在将月光比作盐,盐的咸涩让人联想到眼泪,又进一步联想到人一生中所要经受的艰难与苦涩,读来令人心碎。
    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杨北对这句话记忆犹新,因而在电影中反复多次出现了月光照耀地面的镜头……
    一次出现在福贵赌博输光家产,颓然站在巷子中央。
    一次出现在福贵从军队归来,与妻女在巷子里相遇。
    最后一次出现在春生道别福贵一家,走入巷子深处。
    这几个镜头都舍弃了特写,皆为色调清冷的远景或大远景:月光如水,人影绰绰,巷子里飘着青色的薄雾,喜怒哀乐在普照的月光下似乎渺小到不值一提。
    这是杨北在电影对叙述方式的延续,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旁观和凝视,一种不动声色的悲悯。
    电影在创作和处理电影台词时,把平实风格转变为一种诙谐的语调,甚至带一点黑色幽默。
    福贵得知自己的家被一把火烧了,心疼不已,但为了立刻和龙二划清界限,他马上辩解,“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
    这句话已经足够令人捧腹了,而在电影中,更是被演绎的十分传神,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拍摄过程当中,杨北也是一直都在反复打磨着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和每一句台词。
    在杨北的眼里,这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的拍摄而已。
    更多的是要反映出那个时代,一代人的命运,要反映出最真实的生活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有真切的代入感,才能深入人心。
    ……
    南方娱乐周报提前就已经和北芒公司洽谈好了要采访的事情,为了能够增加宣传度,为《活着》造势,杨北和高芒便同意了记者来采访的事情。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