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三国伐秦(第 2/4 页)
“桓齮的那场战役,我思来想去很久,觉得他们的胜,并非是胜在兵法之上,现在听你所言,倒是给老夫解惑了。
不管如何,这个项燕,在不远的将来,只怕会成为你我劲敌。”
自从李牧与廉颇死了以后,王翦经常感觉到了孤独,认为这个世上已经没有对手了。
但是当桓齮战败以后,项燕逐渐走入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有时候他就在想,项燕这个人,肯定会是一个极其强劲的对手。
虽然此人战绩较少,但是能够做到楚国大将军的位置,绝对是有其过人之处。
“老师,学生心中有个疑问,在大战开始之前,王上明明有意让您统领大军出征,您为何不愿?”
嬴渊在他面前,一向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避讳。
“和你一样,时机未到。等将来时机到了之后,自然会出山。”王翦笑着回应。
其实,在他们二人眼里看来,三国联军兵进秦国,也不全是坏事。
因为秦军要是在函谷关一带就将敌军的主力打掉,那么以后一统各国,将会如虎添翼。
毕竟,这号称五十万大军的三国联军,可都是各国的有生力量。
“老师,您认为,如果今后伐楚,需要用多少军队?”嬴渊问道。
王翦沉思片刻,缓缓说出一个数字,“六十万。”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而且还必须是六十万精锐,当然,你要看函谷关这一仗会打到何种程度。倘若此战能够灭掉楚国的二十万大军,那么,今后伐楚,四十万就可。”
“老师所言,与学生不谋而合。”
言尽,二人便相视大笑起来。
他们心里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凭借现在秦国的军事力量,一统天下,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这种事情,乃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有很多未知因素存在。
这与后世那些农民起义,或者是三国割据、反抗暴元要难上很多倍。
毕竟,各国的底蕴,是不可小觑的,他们盘踞在地方多年,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占领土地容易,但占领人心,却很难。
刘邦属于捡了一个大漏,毕竟,他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国已经快要将各国原有的文化消磨殆尽了。
占据人心,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楚军大营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