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秦明国门(第 4/4 页)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都气氛会突然变得那么奇怪。
同外面人想象中的各位皇子进行夺嫡大战,皇都乱成一团不同。
此时的明朝皇都,确实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
几位皇子都在中枢待命,等待武皇的苏醒,或是武皇的逝去。
最有机会的,当然是大皇子,若是放在其他几朝,那自然是大皇子自动继位。
偏偏这儿是秦明,立贤不立长的秦明。
文治武功,五大学宫对皇子的考效,只会比对诸侯之子更加严厉。
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秦明的太子尤为难立,须得一轮又一轮的考效评定。
虽然拖沓,但也能够保证,最终明朝国君,必然出类拔萃。
但偏偏,武皇这场大病来得又猛又急,这让本该明朗的决议,变得乌云盖顶。
按照先皇立下的规矩,若是明皇不幸突然驾崩,那么五大学宫便将目前皇绩点最高的皇子,奉为新皇。
这个规矩,原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偏偏是这代的皇子。
在武皇倒下后,五大学宫的宫主立即会议,要为明国未来做出二手准备。
于是纷纷翻开皇子们前几轮的皇效考绩发现,根据目前皇绩,竟有三位皇子并列第一!
这下才是真正要命,因为皇效考绩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出现同分情况,却没想到本朝不光出现,还是三位并列。
更糟糕的是,在这同分并列中,三位皇子各自擅长也不同。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堂百官甚至学宫宫主,都各有偏爱,以至于明朝中枢都陷入瘫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