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边军掣肘(第 3/4 页)
这种结果,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尤其是崇明城的边军将领们,之前狼山其实不算竟要,因为山的两边是东莱与崇明,数条驿道穿梭环抱。
许家虽然绿林名声不小,但也就是边军口边的一块肉,想吃只消跳个好时候。
但如今东莱易主,狼山的地势就很要命了。
如果狼山是在崇明城手中,那么就能当做抵挡东莱进犯的屏障。
但如果反过来的话,就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所以崇明城的将领们认为,既然狼山寨已经投靠叛逆,那么崇明城便应该尽早下定决心,将狼山寨覆灭,夺回狼山的控制权。
因为东莱叛逆的野心昭然若揭,东莱、崇明早晚必有一战。
此时狼山寨的应对虽然棘手,但还在崇明城可以解决的范畴内。
可一旦东莱城叛军加入,狼山就成了难以处理的问题。
道理是很浅显明白的,城中各个大员也表示赞同,但是崇明城还是只能选择退军。
为什么呢,因为不合规矩。
即便是边军统帅,要发起上万人规模的攻坚战,也必须要向朝廷报备。
正常来说,出于对边军将领的信任,中枢在简单批阅后,便会放权下来,并予以物资或者兵员方面的支持。
毕竟秦明武在官府,天下最好的武者,全都是五大学宫的生员,哪怕只是临时借调一批过来,也能大大增强边镇的实力。
也正是依赖这套系统,秦明在保持武力大规模领先的前提下,也维持着较低的军费支出。
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这套依赖中枢的兵员系统在武皇病倒后,也暴露了它臃肿的一面。
从彭东来身死那日算起,崇明城方面就已经上表十数道请求增员,以及作战的奏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