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第 4/4 页)
如此看来,即使找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借口,也是可以通过再教育弥补的。
看来,这并不是一个靠得住的借口。
那么,家境的贫困呢?
会是一个靠得住的借口吗?
赫伯特·胡佛出生于爱荷华州的一个普通铁匠之家,家境贫寒不说,后来更是不幸成为孤儿,最终又成为美国总统。
托马斯·沃森起先是书记员,周薪只有两美元,后来成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创始人。
胡佛和沃森为什么能成功呢?
因为他们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忘记了处境的贫穷,贫穷自然也就不会成为他们取得成功的障碍。
那么,身体的缺陷或疾病是否能够成为可靠的借口呢?
我可以继续举一些事例。
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儿子患有口吃的毛病,虽然找过很多治疗口吃的医生,也找过很多心理医生,但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有一天,孩子告诉他们,他要代表全体毕业生在毕业仪式上演讲。
他们听了很高兴,但也有一丝说不出口的担忧,万一在演讲时出现了口吃,该怎么办呢?
毕业仪式很快就到来了。
在仪式上,朋友的儿子按照计划登台演讲。
当他出现在演讲台上时,所有人都安静地注视着他,大家都知道他有口吃的毛病,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开始演讲了,为了避免口吃,他一字一顿地讲得很慢,因此也就没有口吃。
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了,逐渐地恢复到了正常的速度。
15分钟之后,演讲完毕,不仅没有出现一次口吃,还很清晰很流畅。
当他走下演讲台的时候,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为他喝彩。
从此以后,朋友的儿子再也没有口吃过。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口吃的缺陷,赢得人们的掌声,也赢得了自信。
一个能够战胜自己的人,还战胜不了口吃吗?
传记作家洛艾·史密斯写过一部名为《一个完美的生命——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人》的传记。
这是一部可以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战胜困难的作品,写的是本不可能活下来的艾莫·赫姆与死神做斗争的故事。
艾莫·赫姆出生于俄亥俄州。
当时,医生断言说他“几乎不可能活到长大”,但奇迹出现了,艾莫·赫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活了90多岁。
在他的生命中,时常伴随着右半身的严重疼痛感,但他始终于死神抗争,拒绝将生命交给死神。
他曾经遭遇过两次差点儿丢掉性命的事故,但都顽强地活了下来。
因为身体的缘故,艾莫·赫姆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只好不停地看书,这使他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在他28岁时,他成为卫理公会的传教士。
之后,他投身于宗教事业,修教堂、创办基金会、资助医疗和教育事业。
在当传教士期间,他总共募集到了300万美元的资金,他把它们全都用于慈善事业。
69岁时,艾莫·赫姆宣布“退休”,但他并没有停止工作。
此后,他举办了一千多次讲道,还出版了两本书,为教会和慈善机构募集了50万美元资金。
在他去世之前,他捐献出了个人的五万美元积蓄,在加利福尼亚州建了一座教堂。
虽然身患重病,但艾莫·赫姆并不以此为意。
在他看来,他既然没有被死神带走,那么就要活得有意义。
他活了九十多年,也充分利用了这九十多年的时间。
通过努力,他让自己的名字成了“坚韧勇敢”的注解。
如此看来,学历的缺失、家境的贫困,以及身体的缺陷都很难成为人们不愿意克服困难的可靠挡箭牌。
就剩下最后一个可能的借口了,那就是年纪的增长。
事实上,在当前这个时代,人们的确处处强调年轻与活力,导致很多人自以为有了新的短板,这个短板就是“上了年纪”。
几年前,我的培训班里来过一位已经74岁高龄的老学员。
她告诉我,她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年轻时,她的职业是学校的教师,一直干到了符合强制退休的年纪,她才被迫退休。
对于她来说,退休之后的生活最好也是忙碌的,因为她不习惯闲下来,而且也需要经济来源。
她结合自己的情况,想出了到幼儿园给小孩子们讲故事的主意。
我认为这个主意很不错,就鼓励她付诸实施。
也许是接受了我的鼓励,这位老学员开启了退休后的另一番事业。
她先找到了一向致力于教育工作的福特基金会,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之后,她将准备在幼儿园里讲的故事详细地写了下来。
结果表明,她的故事很受欢迎,因为她讲故事的方式温馨而富有戏剧性。
如今,这位老学员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美国,人们都在诉说她的热情和自信。
虽然她已经是74岁高龄了,但在她心里,她相信年纪不会成为她取得成功的障碍,她也不愿意让年龄阻挡她成就梦想。
对她而言,她没有变得苍老,而是变得更加成熟了。
如果有人问她,年纪意味着什么,她一定会说年纪意味着经验,让她更有信心做好第二番事业。
以上所举的这些事例的主人公,都是具有成熟的心灵的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是寻找借口逃避或者深陷其中,而是勇敢地想办法接受和克服。
这样的人是厌恶寻找借口逃避困难的人的。
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些人总是抱怨所遇环境导致他们无法取得成就,我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何不自己创造一个环境呢?”
这样看来,所有的借口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迎着困难前进,并加倍努力战胜它。
7.接纳不幸,才能摆脱不幸
没有人能拒绝遭遇不幸,我们的选择只能是接受它,然后再设法摆脱它。
1945年8月的一天,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此后的第二天,居住在加拿大渥太华的玛丽·布朗夫人再次走进自己的宅院,坐在房间里独自聆听房子的安静和空虚。
玛丽·布朗夫人的丈夫死于几年前的一次车祸,不久之后,陪着她住在这里的母亲也去世了。
而现在,在这个世界和平刚刚再次降临的时刻,她的儿子也死了。
此时的她,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
她在一封信里写道:
儿子的葬礼结束以后,我就一个人回到了这座空荡荡的大房子里。
我想我再也不会忘记此时的感受了,空虚、寂寞和孤独无助的感觉包围着我,也刺痛着我。
这里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再也没有哪里能比这里还安静。
对命运的哀伤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填满了我的整个内心事情。
难道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要这样孤独可怜地一个人度过吗?
我害怕我的生活被改变,我更害怕以后的日子我将在哀伤中度过。
由玛丽·布朗的亲笔信可知,在之后的几个星期里,她的确是生活在哀伤、孤独、恐惧和无助的生活之中。
尽管时间过了很久了,但她依然不能接受人生的突变。
她写道:
后来,我逐渐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伤口也会痊愈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必须做些什么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忘掉不幸。
于是,我回去上班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再次对生活感到了兴趣。
一天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突然发现,过去的所有不幸真的成为过去了,以后的生活会像以前那样,越过越有滋味。
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扛着脑袋往墙上撞,这肯定是一个愚蠢之极的行为,所代表的意思也许是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
但我不必如此,因为我已经改变了,对于那些我无法改变的结果,时间已经告诉我,我完全可以承受得起。
现在让我回顾我的人生,就好像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虽然经历了波涛骇浪的袭击,但总算是撑了过去,又回到了宁静之中。
发生在像玛丽·布朗夫人身上那样的悲惨遭遇有很多,我们无法理解它为什么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
因此,我们有必要随时做好面对的准备。
如果一味地抗拒命运的安排,就好像在伤口上撒上毒药,无法让自己迎接新的生活。
当玛丽·布朗夫人强迫自己接受亲人全都离世的事实时,她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让时间医治创伤的准备。
在印度,曾有人说过:“幸福的人生不是享受平静安稳的日子,而是与命运的不幸展开轰轰烈烈的斗争。”
的确如此,人生会因为与不幸的命运做斗争而更加多彩绚丽,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某些特质也会在轰轰烈烈的斗争中被挖掘发现。
在戏剧《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写道:“只有采取对抗的措施,才能让困境得到终结。”
以我之见,摆脱生活的不幸就应该如此,在接受不幸的前提下,与不幸做斗争。
面对不幸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接受不幸。
生活中不幸的遭遇会将我们的生活分割得支离破碎,能够重新拼接并抚平这些碎片的,并不是我们的意志,而是不断流淌着的时间,我们的意志能做的,只是允许时间拼接和抚平它们。
时间需要一个机会,我们也应该给它这个机会。
在刚刚遭遇不幸时,我们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运行,我们会错误地认为,不幸将无休无止地陪伴着我们。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被时间推着往前行进,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不幸带来的痛苦逐渐减轻了。
痛苦一天天减轻,终有一天会彻底消失,再也感受不到了。
那时,我们会记忆起曾经经历的喜悦,完全忘记曾经的不幸。
由此可见,在摆脱不幸的日子里,时间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只有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不幸的命运,我们才能摆脱痛苦。
玛丽·布朗夫人遭遇的不幸,都是亲人的离世。
事实上,要摆脱与亲人分离造成的痛苦,有必要采取某些特定的行动。
居住在密西西比州的科文敦夫人就经历了与玛丽·布朗夫人相同的不幸,她是怎么做的呢?
科文敦夫人有三个孩子,不幸的是,这三个孩子的健康状况都不好,离不开她和丈夫的悉心照料。
更加不幸的事,有一天,她的私人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随时都有可能死亡。
这个消息让科文敦夫人震惊不已,在一封信里,她谈到了自己的感受:
私人医生的话让我感到震惊、恐惧和忧虑,这导致我连续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很快,我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瘦了整整15斤。
一天晚上,我又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于是我干脆起身思考问题。
我问自己,我现在这样的状况对面临的困境是否有所帮助?
显然,除了让自己遭受更多的折磨之外,是于事无补的。
于是,我决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第二天,我告诉丈夫,希望他能亲手为我做一个床头柜——要知道,他可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工。
他答应了。
在之后的好几天里,他都在忙着给我做床头柜。
做好之后,他的兴致一发不可收,又给周围的邻居做了几样家具。
当他做完这些以后,我又邀请他和我一起整理花园,在花园里种上了各种花花草草。
我们不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即使闲下来,我们也会讨论应该在花园里种些什么,比方说果树。
我们将花园里的收获全都送给了邻居和朋友们,并尽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一个凌晨,我的丈夫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了。
他死了以后,我才意识到,其实不幸一直都没有远远离开我,只是被我放置在了比较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我就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快乐的生活之中了。
“将不幸放置在比较远的地方,过着前所未有的快乐生活”,就是科文敦夫人接受生活的不幸的最好的办法。
她的勇气是令人佩服的,她用这种勇敢的态度面对不幸,使她和丈夫一起生活的最后几年里充满了欢乐,即使丈夫已经死了,她也有一份美好的回忆。
由科文敦夫人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摆脱生活的不幸的方法,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让自己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再用这份快乐抵消痛苦。
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位夫人就是这么做的。
这位夫人有个儿子,后来到美国空军服役,成为了一名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幸牺牲。
年仅23岁的儿子就这么没了,这位夫人自然是悲痛欲绝。
但悲痛归悲痛,这个坚强的老太太却拒绝了别人的同情和可怜,她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遭遇不幸的母亲,有的是因为孩子瘫痪了,有的是因为孩子有精神方面或心理方面的疾病,还有一些是想生育孩子却得不到孩子。
和这些不幸的母亲相比,我已经很幸运了。
我有儿子,而且还是飞行员,而且他还健健康康地陪着我度过了23年的时光,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我要做的,就是将这23年的快乐保持到我生命的尽头。
我愿意服从上帝的安排,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母亲和孩子。”
她说得没错,如果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帮助别人,就不会有时间和精力感受自己的不幸了。
有一位名叫杰克的影视制作人突然去世了,他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疾病。
其实,这个乐观热情的年轻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得了绝症,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而已。
在杰克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所剩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他积极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只是为了忘记人生的不幸,得到更多的快乐。
在大学毕业之后,他先是在电视台工作,后来又做了影视制片人,不论是什么工作,他都自始至终地投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努力做得更好,目的也是为了忘记不幸,感受更多的快乐。
这个故事足以令我们所有人动容,他用最勇敢的方法面对人生的不幸的精神,可以鼓舞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生本身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它会不停地穿梭在幸福与不幸、光明与黑暗之间。
而我们却不能像鸵鸟那样,在遭遇不幸和黑暗时,将头埋在沙土里,我们必须面对,不能逃避。
即使我们大声疾呼“不幸为什么降落到我的头上”也无济于事,因为我们只能听到一种回答:“为什么不是你呢?”
既然如此,我们唯有拿出勇气和方法,面对任何不幸。
上帝从来不会偏爱任何人,而作为人类的一员,就像我们无法拒绝快乐和幸福一样,我们也没有权力拒绝不幸和苦难。
总有一天,生活会让我们明白,不论是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在经历不幸的旅程中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有特权。
我们能做的没有避免,只有接受,然后才是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