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15章 远方来信(第 2/3 页)

    当然,中原的稳定也是必须考虑的大事。

    这不仅关系到中原自身的得失,更关系到北疆的稳定与否。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原,就算南方的物产再丰富,也无法顺利的送到北方,供养守边的将士。

    如果费尽心机,最后却成了偏安之局,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刘协绝不想做那样的笨蛋。

    ——

    虽然意见各有不同,但目标却基本一致,甚至有不少观点都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实学,加大对各种学堂、工坊的建设。

    穷山恶水出刁民,教化的基础是温饱。提升地方经济,让普通百姓都能吃上饭,穿上衣,才有机会谈教化、谈发展。

    这一点在零陵这样的江南山区更为明显。

    因为耕地少,户口有限,更需要教化,将人力变成人才,以质量来弥补数量的不足。

    目标一致,就算有分歧也可以协调,最终形成一份大家都能认可的方案,作为开发江南的纲领,由司徒府进行分解,并安排各郡县执行。

    对于交州平定之后孙策部的动向,则由太尉府进行综合考量,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有些事情,还要与孙策本人商量,毕竟他才是前线将领,熟悉情况,绝非刘协等人坐镇后方可以相比。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孙策及其身边的谋士、将领的战略水平的一次考核,看看有除了战场之外,其他方面有没有进步,能否承担起将来开拓海外的重任。

    之前刘备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海外建国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桓阶曾是孙坚所举孝廉,对孙策的行动更为关注。他觉得孙策身边有张纮,战略、战术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倒是能胜任太守、县令长的人却不多,将来地方治理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从长远考虑,或许可以从中原选拔一批通晓吏治的官员,随孙策出海。

    同样从中山国的经验来看,将来肯定会有人出海,谋求发展,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吏治培训,还是以家传或者个人悟性为主,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如果能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培养他们对朝廷的忠诚,非常有必要。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人在斗罗,我被女神疯狂追求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步步高升 圣女请安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大清要完 斗罗之从吞噬深海魔鲸王开始 三国:从挖空大耳贼开始 嬉游花丛 寒门崛起 红楼贾府 全职法师之大枭雄 晋末长剑 三国第一奇兵 办公室潜规则 大宋的智慧 大周守藏史 明末逐鹿天下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