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惟楚有材(第 2/4 页)
如何矫正士人偏激的习气,又保留他们的家国情怀,众志成城,共筑美好未来,才是他汲汲以求的目标。
投鼠忌器,难免束手束脚,不够痛快。
但治大国如烹小鲜,本来就是一件精细活,任性不得。
刘协对桓阶这样的务实派非常看重,遇到合适的对象就不会放过。与桓阶谈了半天后,他当场下诏,擢桓阶为侍中。
侍中是亲信之臣,地位仅次于散骑,也是安置武艺不足,无法通过散骑选拔的人才首选职位。
刘协亲政以来,擢为侍中的人屈指可数,贾诩、杨修、丁冲、荀攸,无一不是人才。
桓阶显然是知道份量的,虽然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
他沉吟片刻,躬身施礼。「陛下,方才骠骑将军说,太守御前告状,必有人蛊惑,并非虚言。蛊惑太守的并非别人,正是臣。」
刘协笑笑。「朕知道。」
桓阶诧异地看着刘协。「既然如此,陛下……」
「惟楚有材,晋实用之。楚以千里之国,也曾问鼎于周,却屡败于秦晋,是有材而不能用之必然结果。骠骑将军驻长沙,不能用你,方有军纪之瑕。朕既然来了长沙,与你谈得投机,岂能错过?」
他伸手指指屈原、贾谊的画像,又指指孙坚的画像。
「朕不想有楚怀王、孝文皇帝的遗憾,要像先帝用孙讨虏一样,知人善任,使天下士大夫皆有用武之地,使大汉的朝堂如星河灿烂,熠熠生辉。」
桓阶屏住了呼吸,热血上了头。
天子将他与屈原、贾谊相提并论,这实在是他承受不起的赞誉。即使是孙坚,那也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
孙坚可是凭着自己的能力,由一介商人之子封侯拜将的励志典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