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天子问政(第 2/4 页)
儒门崇尚王道,但真正定义王道的却不多,为王道制定标准的更罕见。
至少他一时半会的想不出。
刘协转头看向司空张喜。
张喜躬身说道:“依孟子义,王道即仁政。”
“何为仁政?”
“人皆有不忍之心,仁政即不忍之政。”
刘协沉默不语,垂下了眼皮。
张喜讪讪地闭上了嘴巴。很显然,天子对他这个答案也不满意。
荀彧起身,拱手施礼。“陛下,儒术主旨在德。以德行仁,即为王道,不在中衡。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小人之仁,与君子之仁,岂能划一?其行有异,其心则一,同归于仁。”
“如此,治国岂非从心所欲?”
荀彧正色道:“《春秋》断狱,岂依律令?执三尺律而鞭笞万民,如刻舟求剑,绝非王道。”
刘协再次垂下了眼皮,转动着手里的酒杯,含笑不语。
这个问题是辩不出答案的,儒家就是这么干的。虽不能说没有律法,但他们断案的时候的确不怎么固守条文,自由发挥的时候很多。
这肯定不行,但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要不然今天这顿饭就没法吃了。
荀彧是他要寄予厚望的中坚力量,这个时候要留点面子。
见刘协不说话了,张喜如释重负,欣慰地看了一眼荀彧。
还是乡党后生给力啊。
刘协眼皮一挑,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
“朕年少学浅,历事亦浅。诸君各抒已见,朕仍不知就里。敢请教府君,以王道行于河东,可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