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还有后手(第 2/4 页)
就算是这次事情办不成,严重点或许还会被问责,最后也不可能追究他的责任,毕竟这个办法是谭家乐提出来,他只是最为附和者而已,最多也就是记他一次不作为。
因此,不管这次最后结果如何,对他来说,那都是有利可图。
事实上他对谭家乐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并没有什么信心,在他看来,有点大白天做梦了。不过今天他才知道,原来这件事并非是谭家乐提出来的,而是吕峰这个大学生提出来的,这让他对这件事的成功的信心又加了几分。
“我不过是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罢了,让我自己想,可绝对是想不出来的。”
吕峰将所有的功劳全都推到外国人身上,这要是八十年代末,吕峰肯定敢说是自己想出来的,但是现在不行。
“大领导不是说了吗?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缺点,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强大起来。所以,不管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还是借鉴外国人的办法,只要能把事情办好,那就是好办法。”
顾长民的话让吕峰不禁对他高看了一眼,说实话,要不是这段时间偶尔碰到他,知道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山城人,就他现在这番话,吕峰非得问问他,是不是“同行”。
要知道他所说的这些理论,那都是明年邓老南下以后才有的,甚至有些理论还得等到邓老九二南巡以后才出现的。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猫。我觉得顾书记这话说的实在是太到位了,咱们学习的是他们先进的经验,又不是学习他们剥削阶级的恶习。”
“好,说的太好了,可惜了,如果我要是像你这么年轻,非得干出一番大事业不可。”
顾长民就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不过后面又有些惋惜,觉得自己现在年纪大了。
从跟顾长民的交流当中,吕峰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他是一个改革派。或者换个说法,那就是他穷怕了,哪怕他在中原啤酒厂当了近十年的厂高官,这些年日子过得并不是太差。
但是小时候,甚至是年轻时候那种战乱饿死人的生活,让他到现在都不敢忘记。
改革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反对的,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不应该放开个体户。但是随着这两年社会的改变,让他意识到国家领导做出的决定是对的,所以他从最开始的反对,到现在的拥护。
只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所以哪怕他心里对改革开放拥护,也做不出什么成绩来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顾书记现在可是正当年,怎么可能老呢?如果有机会,我可是非常想跟顾书记合作呢。”
听完这话,顾长民笑了笑,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毕竟在他看来,自己的年纪放在那里,就算心有不甘,那也没有丝毫办法。
“行了行了,你们就别在我这边相互吹捧了,今天叫吕峰过来是有正事,先谈正事。”
谭家乐有些不满了,自己还坐在这呢,结果你们俩倒是好,竟然把他给无视了。
“对,对,先谈正事。”顾长民笑了笑道,很明显他对谭家乐的不满并没有放在心上。
“谭厂长,到底是什么事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