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 2/3 页)
可是现在,操萍心里又怀疑起来。
这真的就是这个家伙的真实身份吗?
操士逸沉吟良久,郑重的点点头说:“王戎的这个要求,我答应了。他是林药师手下大将,也曾经跟着林药师,围攻过我,事后杀了我不少兄弟。他如若不走,我还反而难以处置。不杀他,手下这么多兄弟,难以服众。”
严寒心里暗道:没想到这个王戎对情势的判断还挺准的,他在这个时候一走了之,反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所有人都能接受。
既然这样,严寒心里当然也就不再有任何疑虑,反而开心的很。他这一趟,就等于是平白无故的捡了个大西瓜,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这个运气,真的不是盖的,而是实打实的好得很。
莫非这就是九鼎带来的气运?
……
豫章城有王戎在,已经是板上钉钉会交出来。操士逸也就不再率军入城,而是直接绕道,赶往临川城。
这样一来,鄱阳城,临川城,就如同两只大钳子,牢牢钳制住戈阳军镇,令其动弹不得。
严寒如今俨然是两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来回传话,协调解决各种细节问题,当然更多的时候,他是在为王戎说好话,为他率军离开彭蠡泽创造便利。
愿意跟着王戎走的人还真不少,都是他的老部属,自认与其留在操士逸帐下提心吊胆,还不如拖家带口,一并离开。
普通士卒,就没有这么多顾虑。想要回家的,直接给一笔路费,让其回家。愿意跟着操士逸的,就留在城中,由操士逸派来的大将褚时义收编,同步接受豫章城一应防务。
褚时义是褚时忠的胞弟,也深得操士逸信赖,由他前来坐镇豫章城,操士逸也才能放得下心来。
这么大队人马开拔,人多事杂,饶是王戎经验丰富,手底下也有不少能干的部属,也还是忙了十来天,才诸事妥当,分乘数十艘大船,浩浩荡荡,从豫章城外的码头启程,经九江入大江顺流而下,前往江都。
严寒站在码头上,目送船队渐渐远去,心头豪气顿生。
能拉拢到这么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真是意外惊喜。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