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选址(第 3/3 页)
“李国强同志我是认识的,他儿子刘娃,不,现在叫刘水平了,当初被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时,我到他家里去过一趟。这位同志是个好同志,虽然他是个集团老板,可据我所知,他不是我县最有钱的老板,最多也就二流,但在他身上去有别人没有的可贵精神,带领全村办养鸡场、第一时间慷慨解囊救济灾民,现在又要捐资助学,我都被他的价格力量感染了。”
“我建议,新学校落成之后,改名叫国强小学。”
“这个主意好,国强小学名字也好听。”童富贵一边鼓掌一边说道。
童富贵把赵恺他们一行人带到新学校暂定地址参观了一下,基建科的同志频频点头,“这里紧靠大路,地势高爽,是个好地方。”
“那等村里做好协调工作,我们乡里马上上报你们局里,这个事情要趁热打铁。”童富贵这样说,其实是催促教育局尽快拿出规划,好让李国强那边动手。
“童乡长,你的意思我懂,这个事情是我们县首次,必须办好,我们比你们着急。”
一行人还是去了西山,看望了一下教职工。
昨天下了点雨,路上还有点泥泞,一行人都是擦得雪亮的皮鞋,两步一走,便都沾上了稀泥。
“真是苦了孩子们多少年了,这样的路都像是长征的路了。”赵恺说。
成校长带着全校老师在门口迎接,这可是他这个校长第一次见到县里的顶头上司,非常紧张,站那边手足无措的。
还是赵恺主动和他握手的,“成校长,你们这十几位老师能在这儿坚持,都是好样的。听乡里介绍,你们学校虽然简陋艰苦,可学生成绩却是全乡名列前茅,实在难得,我代表教育局向你们致敬。”
成校长听了,高兴之时还有些诚惶诚恐,“局长过奖了,教育教学本是我们教育人的分内之事,无论环境怎么样,工作是必须做好的,不能耽误孩子们。”
“不能耽误孩子们,这句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正是大发展大进步之时,需要各种栋梁之才,我们肩头的担子不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