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选址(第 2/3 页)
这姚九说着说着,便用目光请求童富贵支持。
“国强你也说了,这条沿村最适合建窑厂,而且和一窑相邻,如果二窑建到条沿去,两窑错开,避免了混乱,也遥相呼应,两全其美啊。我个人建议,是可以考虑的。”
童富贵这话说得很委婉,既摆明了立场,又说是个人意见,进退有据。
但姚九和姚浩成这边听了很舒服,童乡长是真发话了。
“董事长,建在我们条沿还是有优势的。”姚浩成趁热打铁的说道。
“有一点董事长请放心,只要窑厂建到我们条沿,稳定工作不用操心,我们村两委全权负责。”姚九这是表态了。
李国强正想在条沿建二窑,可是他心里一直打鼓的,正是这个稳定问题。
当初一窑选址的时候,就是被条沿村群众所阻拦,最后无果而终,非常遗憾。
现在村里负责人上门来抛橄榄枝,他的心里还是不踏实。
现在姚九这么一说,他便问:“姚支书,你们村干部我是信得过的,可是群众那边……不好说。”
这个情况姚九他们早有预料,事先村两委也开过会专门研究过,还找了群众代表座谈过。
“董事长,此事不必担心,半年前那种状况是不会再有了,如果董事长同意在我们条沿村建窑,我们村两委加上群众代表共同和超英集团签订协议,这是个双保险。”姚九认真的说道。
这倒是个主意,先前不是有群众反对吗?那么就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让他们也参与到协议签订中来,保障了窑厂和群众双方的利益,即便将来有了矛盾,也可以依协议执行。
童富贵笑着说:“现在村民们看到了严码村群众因为窑厂得到了好处,不可能再排斥二窑的,而且应该是在心里盼望着窑厂的落地,这年头,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哪个也不想再受穷。”
李国强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如果要在条沿村建二窑,必须有群众参与进来,否则将来有事仍然不好解决。
现在姚九如此一说,正中下怀。
“既然姚支书和姚村长如此慎重和热情,那我们集团就考虑考虑。”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