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感想(第 2/3 页)
“童乡长,胆子小也是一方面,没有合适的环境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家都搞,这个事情就是正常的。搞的越多,群体效应就越强,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发展的后劲更强,良性循环。”
“你当村支书时,如果只有你兴办了厂子,哪怕是个小作坊,那桃源村也是个异类,那个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准有人给你弄顶帽子戴戴,再给你几又小脚鞋让你穿穿。”
童富贵觉得李国强说的也有道理,但他还是觉得是自己怂,“当初人家华西村把厂子开在偏僻之处的杂树丛中,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那个利润可是惊人的呀,村里的生活条件马上得到天翻地覆的改观。还是那句话,胆子小。”
李国强心里也是觉得苏北的村干部胆子小,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童富贵是一个老支书,他就是一个代表。
你不能说他们不想为村里谋福利,只是受到很多限制,最终没有迈出那个第一步而已。
李国强也在问自己,胆子大吗?
应该还是算胆大吧,短短几年,先后干过百货店,大田种植,粮食加工厂,养鸡场,建筑队,粮食市场和预制厂,也有过失败,遭遇过生死关头,好在都挺下来了。
想想也真不容易,竟然干了这么多名堂,难怪大家背后都叫自己李大胆,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童乡长,要我说啊,乡里确实应该办几个厂子,既能创造效益,又能安排农村劳动力,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唉,哪个不想办呢?可是你看看,我们之前办的那个大庆厂,这么多年来,还是个小作坊一样,其实就是一个打铁铺子。”
“再看看建筑站那个水泥预制厂,东西没卖出去多少,却收了一大堆人,搞得乡里脑壳疼。要不是被你承包了,现在还是乡里的一个包袱。”
“为什么乡里搞不起来呢?因为没有一个出色的领头人,说到底还是胆子小。这不,预制厂刚被你承包了,马上便红火起来,还不是你李国强的功劳嘛。”
“我是李大胆呀。”李国强笑了笑。
“好在我们乡有你这个李大胆,不断创新,接连推出新企业,可以说是耳目一新啊。你发展得好,我们乡在县里也有一席之地。”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