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52章:徐有贞(二合一章)(第 4/4 页)

    毕竟他那么辛苦。

    所以当阮伯山他们查来查去,顺藤摸瓜摸到徐有贞身上,知道是这个工部尚书在给地方修路工程开后门的时候,也就不意外了。

    从另一面看,也能看得出朱见济和景泰帝对徐有贞的看重。

    先皇景泰帝不知道徐有贞和“徐郢”之间的关系,是看着徐有贞的确能干活有才能,才把他提拔上来的。

    而朱见济明知徐有贞的身份过往,但看在这家伙在当时那一大堆只知道读圣贤书,口颂圣人之言的官员中着实能力显眼,精通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以及兵法、水利……感觉放过这人可惜了。

    当时他地位已经稳固,皇位转移到景泰帝一脉身上是板上钉钉的了,所以也不在意徐有贞在原历史上搞的政治投机,还有他在土木堡之变后提倡迁都的事。

    乾圣天子,是心胸宽广的。

    很多时候,决定事情结果如何的,并不是哪位奸臣进谗言,而是皇帝能不能做到“偏听则明,偏信则暗”。

    徐有贞一心一意追求权力,当碰上一个脑子清醒的皇帝时,忽悠不到也无法搞什么政治投机,只能尽其所能,投其所好,靠功绩让皇帝提拔自己了。

    可以说,在朱见济手底下的徐有贞,绝对会有个跟原历史上截然不同的名声。

    “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朕也不追究你过去的事……何苦去贪呢?”

    “臣……”徐有贞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是不甘心的。

    不甘心于谦、李贤这些人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自己明明有一身才华,却没能享受到同等待遇,也不甘心商辂这个晚辈后来居上。

    只说功绩,大明朝水患频繁,但他徐有贞治理黄河数年,不邀近功,谋图远利,发了狠心要把黄河料理清楚,并且写下来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造福的民众不知有多少人。

    这个大功劳在身,也是朱见济既往不咎,决定任用徐有贞的重要原因。

    除了这个,徐有贞也是年少成名,拜师吴讷、胡俨,学问非凡。

    甚至在物理学上,他也造诣极深。

    当初关于黄河该怎么治理,按谁的方法治理,徐有贞跟很多人的意见都不同。

    景泰帝耳根子软,听多了就有些动摇,有意让徐有贞放弃治河。

    然后是徐有贞面见景泰帝,为之演示了一个实验——

    他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水壶,里面盛满相同质量的水,然后在一个水壶上开一个大孔,又在另外一个水壶上开五个小孔,而这五个小孔的面积之和等于大孔的面积。结果开有五个小孔的水壶最先将水放完。

    这就是后世水力学上的水箱放水实验,西方的科学家做同样的实验,还要等到四百年后。

    徐有贞一生之中,多半时间花在仕途之上,由此可见他的天赋的确超乎常人。

    朱见济知道这件事后,还特准他没事去工科院和太学,为学生讲授自己在天文地理和水利方面的成就,成为了当前仅有的一位能光明正大出入国家最高学府的官员。

    毕竟为了防止有人串联勾结,以后结党谋利,不管是朱见济还是其他皇帝,都跟注意国家储备人才和官员的往来。

    种种事例如此,徐有贞是不甘心自己只当个次辅的。

    但朱见济心里有了首辅人选,他的履历上终究有个抹不去的污点,能当次辅已经是天子圣明了,哪能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得权,便得钱!

    “还望陛下看在老臣一番辛苦的份上,允许老臣辞官养老……”

    徐有贞自己摘了乌纱帽,哀求朱见济。

    他到底是怕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帝国崛起 江湖三女侠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回到明朝当朱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北齐怪谈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希腊神话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之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