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太学生活和早朝(第 4/4 页)
李贤跟着上奏,“兵可暂不可久,暂则壮,久则老……边关之兵自景泰六年发往北疆,本该一年一换,但至今只轮换了三次,兵将之间有思乡者众多。”
“此时宣府之外,少有兵戈,请陛下恩准当地兵将轮换休息,以安抚军心。”
朱见济也回忆起他的东宫六率出去后就没几个回来的,也蛮想见见他们,于是继续点头通过。
反正宣府、大同沿线敢于挑衅大明的部落基本被方瑛给打掉了,更多的蒙古人能歌善舞了起来,给驻扎在那里的士卒们放放假也好。
之后下朝,还有内阁会议。
朝会上面通常只是说些大致的事务,具体如何执行,则是要内阁开会商议。
因为涉及军务,朱仪还有升职为左军都督府长官的朱永也加入了这次会议。
陈循负责维持秩序,安排事务的讨论前后。
此时国库充足,有了钱便不着急分配的问题,所以阁臣讨论大事的时候,都颇为斯文,没有遇到矛盾就吵起来。
国家事物有时候跟夫妻相处是一个道理——
生活贫贱,便要百事哀。
朱仪和朱永也态度温和,跟李贤计较着加强西北边防方面需要的开销。
朱见济在旁坐着,偶尔插两句话,指导会议走向,心里颇为满意内阁的表现。
能让皇帝省下工作负担,这才叫内阁!
有这么多人辅佐的朱见济,现在很多时候只需要听内阁的报告,做好最终决定就行了。
不过等他们讨论完了,朱见济却是清咳一下。
“既然国事说完了,朕再说件小事吧……”
在坐的臣子都好奇的看向皇帝。
“朕近来身体不适,想将早朝时间推迟一些,不知诸位爱卿可否给朕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