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纺纱机出现了(第 4/4 页)
现在,
原本很皮实好动的孩子正在被题海淹没着,哭着喊着要回家。
但穷人孩子早当家,
这娃也是知道自己这种一飞冲天的机会有多稀罕的,常常是嗷两声又主动去背书做题了。
而这种新式纺纱机,被太子呈送给景泰帝后,得到了好爸爸亲口赐名,称为“黄氏机”。
虽然简单,但意义十足。
因为那名女工和黄道婆同姓,以姓称之,还能同时纪念两位杰出人物。
而且“黄”同音于“皇”,也能体现出皇家在这玩意儿问世前做出的努力。
朱见济如此想着,便没有去嫌弃好爸爸几乎为零的起名能力。
他决定,等黄氏机量产,便让人带着去往宣府一带,组建纺织厂,慢慢的侵蚀游牧民族的经济,效仿两千年前的管子,再现“鲁缟齐纨”的故事。
养马帮大明的军队组建骑兵,养羊帮大明的百姓织就毛衣,然后草原人民也能发家致富,多好?
小太子把他们的未来规划的明明白白。
只可惜,燧发枪虽然问世了,但产量还没有提上来,不然送一些去北疆,还能让宋诚他们时不时去关外一些仍然不听话的部族旁边“打草谷”。
朱见济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他一个文科生好不容易弄出来一个先进的枪械,不能第一时间拿去帮蒙古人在头上开第三只眼,着实不好。
只能等以后有机会了。
瓦剌还在乱,但辽东的女真可不会安分。
大明这次夺回了旧有的卫所之地,自然也将联系大明本土和辽东的通道打通扩张了。
这意味着,大明可以更大力的,去辽东这种苦寒之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距离朱见济“犁庭扫穴”的目标,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