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大明朝的飞天计划(第 3/4 页)
有了朱见济从“梦中”获得的天书,科技理论是不缺的,缺少的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人才。
而且朱见济并不希望大明朝的科研人员对自己拿出来的那些理论过于依赖,这样并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摸索出具有大明特色的科技道路。
所以他在工科院、农科院设立的前几年,并不急着催人去搞什么实验,也不一股脑的把很多理论都塞到人脑子里,而是慢慢的玩养成,想要把这个思维给人培养出来。
好在等待总是有用的。
朱见济年年往两院里面砸钱,时不时就去那边亲**问,虽说面对学院里学子提出的关于理论的疑惑问题,只能笑而不语,但总算是养出来了一朵花苞。
起码对工科院的人来说,做一些大胆的实验,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已经不算“大逆不道”之事的。
谁让皇帝这么支持他们呢?
除了复原一些古代的先进仪器,以及验证皇帝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工科院的想法已经放开了。
早在几年前,他们就计划着弄一个热气球出来,实现人类的上天梦想。
关于飞天,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说是两脚兽的梦幻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有关于上天的神话,数不胜数。
道士穿的衣服,以前被称之为“羽衣”,本意也是希望人能够像鸟一样,长出羽毛飞起来。
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和资金充足,工科院的人已经点亮了这个技能。
他们最初是想通过把大量火箭绑在椅子上的方式,利用火药射向地面的推动力,把椅子连带上面坐着的人冲上天,然后让人拿着大风筝飞下来的。
但考虑到皇帝重视人才,不想让工科院的任何一个成员出现事故,他们到底没有舍得自己亲自上场,最后让皇帝担忧。
所以,他们在椅子上绑了一个木头人,期待计划的完美实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