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周似回归(第 3/4 页)
可内阁大臣们不仅仅是普通官僚,他们还是国家中枢的调控者。
看待事物,不但要看做事如何,还要看对国家整体的影响如何。
“县”作为郡县制普及以来,中国传统的基层行政单位,于体系中虽小,对地方小民而言,却是极大的。
县令还能被称之为“百里侯”呢!
有能力的知县,像朱见济接见过的延安知府孔镛,倚仗手里的诸多权力,一就任地方,便可以平定一方,抚民生息,带兵打仗都不虚的。
但没能力又贪心的,在一县权力在手后,造成的破坏就很大了。
所以对他们进行检察,的确有必要。
更低一级的乡镇,很多时候都是本地人在管理,申明亭被破坏后,法律意识更加淡薄,对于朝廷的敬畏心也跟着减少。
能派人再去那儿巡法普查,也有利于打击地痞流氓。
被人骂“管的宽”也没办法,
谁让老朱家的执政风格就这样?
朱太祖一个人就安排了多少事?
不仅有政务、子孙排序,连官员出门带不带妻妾的私人事务都管了。
从宣德皇帝到朱见济,祖孙三代人还喜欢打击大明朝的会所事业,让无数老色批流离失所,拔剑四顾心茫然。
连裤腰带都给人管了,那再多点也不算什么。
难道他们还真能忤逆皇帝的意思?
开玩笑,
乾圣天子是崇祯皇帝那种人吗?
只是事情这么重要,政策要准备全面一点,所以目前还没有实施起来。
朱见济旁观内阁商议,负责做一个把控全局的,也不急着催他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