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51章:在湖广(二)【二合一】(第 3/4 页)

    大明朝原本就有两京一十三省那么大的地方,后面又扩了西域、西南和三辽这些实控省份,总归会有疏漏之处。

    现在心里有了预感,又拿着放大镜去地方挑刺,哪里能挑不出来?

    人,是没有完人的。

    但他们抓了几个县令,锁了几个知府后,朱见济并不算满意。

    他还是浑身痒痒的难受。

    皇帝把自己办事的报告压着不管,没有一点消息,也让原杰他们觉得紧张。

    白圭这样的暴脾气更加忍不住,就差自己撸袖子过去抓人了。

    他在南京管吏部的时候,就因为南方官场作风懒散油滑,还真暴起过亲自动手的事,惊出来了一地大眼珠子,颇有前任遗风。

    事已至此,他们也能模糊猜到锦衣卫和东厂,同样在湖广活动。

    所以皇帝那边的消息来源,肯定比他们更丰富,指不定就有额外的污点被特务们抓到,而自己没发现的。

    要是这样,岂不是要说都察院和吏部无能?

    说外派出去干活的人不尽职?

    王竑也直接表态,鼓励起了御史之间的自查。

    要是监察系统内部有问题,那笑话可就大发了。

    御史言官地位本来就特殊,以小官之身掌握了能弹劾首辅尚书的权利,可以说身上的确“皇恩浩荡”了。

    要他们出了问题,皇帝肯定是要对官场进行一大清洗的。

    于是在皇帝无声的压迫下,都察院和吏部都运作起来,中央直接施压给地方,地方不作为就抓,做的不合心意也抓……反正等来了京城,进行几次审查后,自然会给无辜者清白。

    从荆襄延伸,到湖广,再到江南其他的几个省份,轰轰烈烈的“大纠察”突如其来,打的人晕头转向。

    时间长达四个月,直到皇帝的嫡次子出生了,那股莫名的氛围才缓和一点。

    大家有点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对李原暴乱之事如此的看重,毕竟大明朝这么难管,地方暴动是存在的,不止是农民,还有一些少民。

    当然,这种事情随着乾圣朝越来越太平,西南那边的流官也逐渐上手,抚民生息,是越来越少有发生了。

    更何况刘通、李原这些人的闹事,背后还有白莲教这个推手在。

    作为一个邪教,白莲教在蛊惑人心上自有一套手段,起码半哄半骗,挑拨人心里的欲望,加上一些江湖把戏,是真能把一些眼界不广,心思粗浅的人洗脑成死忠分子,继而加入这个组织,为了他们的造反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而一入邪教深似海,从此理智是路人。

    被洗脑的人,是很难再变回正常人的,这也是李原麾下,还会有部分白莲教徒的原因。

    即便朝廷三令五申,努力压制白莲教的传播活动,也阻止不了人自己要走上歪路。

    可以说,对比起以前的暴动例子,荆襄那边的矛盾其实真不是很严重。

    贪官肯定会有,

    太祖皇帝扒皮都没把那些人扒干净,乾圣天子又如何能做到?

    贪婪是除之不尽,且无穷尽也的,只能努力的让人少贪一点,不敢去贪罢了。

    所以突然来这么一招,官员们一边对李原这个挑拨者恨得牙痒痒,一边又无可奈何,只能忍着内外部监察人员的各种挑刺,然后看着同僚被请到镇抚司里面喝尿……

    说实话,锦衣卫们最近抓人抓得很过瘾,工作忙起来也挺上火,导致招待客人的茶水气味有点大,蛮不好意思的。

    如果有哪个养尊处优的得了糖尿病,慷慨的锦衣卫们也不介意给客人一点甜头尝尝。

    趁着二皇子出生的功夫,中央地方的官员都往朱见济桌案上送恭贺的奏疏,疯狂拍皇帝马屁。

    “这动静搞得,好像我生这大胖小子,费了多大力气似的。”

    朱见济看着那些奏疏,手里抱着老二,也是高兴的。

    不过该办的还得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全唐诗 如意小郎君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