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13章:成立审计署(第 3/4 页)

    这三代管理户部的长官,只能说能力一个比一个下滑。

    金濂曾经主导过正统年间的财政改革,张凤萧规曹随,能按着朱见济的吩咐把一切及时安排到位,沈固与之相比,却是有些东张西顾,果决不够,靠他自己做的财政预算还被朱见济打回去过。

    当年大明名将郭登镇守大同,沈固曾经与之共事,就被郭登嫌弃过办事不力,最后景泰帝听取意见,让年富取代了他,把沈固召回京城任职。

    如果不是之前张凤老迈多病,需要有人帮忙分担工作,户部之中沈固是个老资历,张凤也说过沈固敏锐多思,朱见济才懒得任命他。

    “审计署办事,主要权责有三——”

    “一是主管全国审计工作!”

    从景泰朝到乾圣朝,朝廷在朱见济的要求下,已经习惯了一到新年,就对接下来一整年的国家财政做出计划,打好报告,让国库提前做掏钱的准备,也方便当年的赋税征收。

    但财政支出去了,又如何保证那笔钱是真的用到实处了呢?

    就像水泥路。

    朱见济登基以后,是很注意搞基建的,尤其是在西南这种新开发,需要大力扶持的地区,要想迅速的强化朝廷的威严和统治,除了武力镇压清除抵抗势力外,还要搞好交通水利这种建设工程。

    不让老百姓感受到被朝廷统治的好处,他们对朝廷是没多大依附倾向的。

    所以朱见济在西南那边普遍设立了水泥厂,鼓励地方修路。

    但就像后世的某些情况一样,路要么一直修不好,要么就是修了坏坏了修,让收到皇帝旨意督察此事的贵州布政使王越气恼不已。

    朱见济当然也跟着一块生气,然后便想起在用钱这方面,必须得监管起来才行,只靠太府寺和户部这几个组织,实在管不过来,漏洞太大。

    毕竟这些部门还有其他事物要做,不可能尽心尽力的去翻陈年旧帐,一下下的敲算盘。

    所以他思来想去,便决定成立审计署。

    左右他在这小十年里,已然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计算人才,是有基础去做这事的。

    当年在南方清田理户,就让天下见证了这群计算机的威力。

    中央拨下的款项去了哪里,地方绝对不能隐瞒!

    一旦隐瞒闹出事端,别说三堂会审了,锦衣卫跟东厂能直接把人全家都给抓起来扔去诏狱里喂老鼠!

    “其二,审计署成立之后,朕还要增设一些相关的律法,也是要由其负责。”

    审什么,怎么审,审了以后做什么,都要有个条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江湖三女侠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宋穿越指南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回唐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