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处理结果出来了(第 3/4 页)
因为不知道燧发枪的事,所以他们还当李贤舔得太急切,适得其反了。
但在两个月前,由于于谦年老称病,主动上疏请求皇帝给自己派一个帮手时,李贤被提拔成了兵部尚书,便让很多人看明白了,李贤这是真的“简在帝心”。
毕竟在兵部另一位尚书仪铭于今年去世后,有不少官员为了更进一步,都在拉拢帮手,想要给占了那个萝卜坑。
听说内阁的江渊都在走关系,结果高谷不理他,本应该是狗友的陈循却因为得到了太子那边的意思,也没有给他开后门。
在李贤被提名前,大家都在观望谁能成为兵部新的主事者。
谁让于谦和景泰朝的很多名臣一样,都有年纪大这一特点。
景泰六年,他已经五十七岁了。
常年清苦劳累的生活是注定了他不能长命百岁,子嗣就一个女儿,女婿朱骧性格跟岳父一模一样,目前而言,没有人能够继承于谦在政治上的遗产。
谁想最大程度的接过于谦手里的权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坐一把椅子。
只要能够跟于谦混成好搭档,那皇帝也会欣赏你。
所以大家都很嫉妒李贤能变成黑马跑出来把萝卜给叼走了。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任命,朝臣基本都能猜到,他代表了谁的意思。
“臣,附议!”
“数代衍圣公皆深受皇恩,甚至世人都视曲阜为孔家封地,结果却有人不思恩德,反去祸害我朝百姓,岂能容忍?”
又有六科言官站出来,满腔热血的发言。
这对于摇摆派的官员来说是个借驴下坡的好机会,纷纷出声附和。
要说维护孔圣人,那是必须的。
可孔家做的各种丑事都放在台面上,六部长官在皇帝生气到不想说话后的种种表现,显然早就有了如何处理的定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