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六章:太子送走了金濂(第 3/4 页)

    第二天清晨,户部尚书金濂宣告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这个消息传到宫里,景泰帝也颇为伤心。

    他在心里对老臣子其实是有些依赖的,因为他希望可以通过任用老臣,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而金濂作为老臣中的老臣,一直行事清正刻苦,毫无埋怨,给景泰帝的印象很好。

    朝野的其他大臣也很仰慕金濂这位五朝老臣,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他一直都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官员。

    民间一些被惠泽过的百姓也自发为金濂挂起了白布,以示哀恸。

    随后景泰帝宣布辍朝一日,命礼部谕祭,派遣了专门的官吏去金濂老家淮安为其造墓。一切费用由皇家承报,并且追封金濂为“沭阳伯”,赐谥“荣襄”。

    这位宦海沉浮几十年,和朱见济接触不过两月的老人到底是享尽哀荣了。

    再之后,景泰帝调任张凤作为新的户部尚书,另外批准了吏部尚书王直“告老还乡”的要求,让另一位尚书王翱独自管理吏部。

    于是老迈多病的王直终于心满意足的收拾好东西返回老家,吏部的上司变成了对比他年轻,但也到了七十岁的王翱。

    对此,朱见济也很无语。

    景泰帝的官员组成中,老头子还真不少——

    吏部原本只有王直管理,可王直上了年纪后,就一直希望退休放松,景泰帝是舍不得老臣的,于是调任王翱过来与其同为尚书,分担压力。

    由此开创了六部有两位尚书的传统。

    了解到这情况的朱见济更加无语。

    他在金濂去世前的建议下,意识到不能够再等待自己长成后才去把控官员升落,需要找机会给景泰帝朝堂输点新鲜血液进去,不然没等朱见济大几岁,那些臣子就能一个接一个的先进棺材了。

    正好景泰帝在金濂去世后,也需要调动官员成为户部新的长官,朱见济趁机提了几个建议,比如说把早就不想干了的吏部老尚书王直换了。

    这样老头子高兴,朱见济也高兴——起码新的吏部尚书会比王直年轻有为点吧?

    但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好爸爸早就把继任者安排好了。

    景泰帝弄完之后还一副非常满意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是喜欢压榨老人的黑心领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嬉游花丛 星海王座 如意小郎君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之暴君颜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