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混乱的哈密(第 2/4 页)
只有国民一起发展,才能成就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
最基层的老百姓稳了下来,对乾圣朝廷的执政增添了信任和依赖,那朱见济再做些其他的事,放在老百姓眼里也是没关系的。
就像当他提出在几个相邻的农会间搞个蒙童馆,把家里的适龄儿童送过去启蒙读书时,老百姓们也咬牙应了。
虽然过日子很精明的百姓都清楚,就这种水平的启蒙馆,师资水平不会太高明,还要多出一笔学费。
而且能去读书的孩子,基本都能跟着父母种田干活了,他们去启蒙了,家里就会损失一个小小劳动力,多出来一个吃钱利器。
但面对朱见济的号召,还有对孩子隐隐的期望,以及好了很多的生活,让他们决定做出响应。
如果不是家里已经有了一点积蓄,他们是舍不得做这种事的。
水泥路也越修越多。
以直隶省的各个州府为中心,常能看到顺着水泥路蔓延出去的小摊子,还有来来往往的“公交马车”。
交通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起码卢忠能够及时传回的锦衣卫汇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之外,瓦剌鞑靼根本不足为据。
瓦剌首领达巴拉干现在成了朱见济的干儿子,以后鞑靼的大汗也会成他的干儿子!
为了大明,还在发育期长身体的朱见济可以含泪给人当爸爸!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辽东的女真。
可随着李秉在那边快乐的搞基建,还有军队革新,女真也得变成案板上的鱼肉。
更何况在辽东更东边,还有大明忠诚的狗子——朝鲜。
在朱见济给现任的朝鲜国君李瑈送去册封诏书之时,就曾与之手书一封,问他有没有空出兵一起夹击女真。
虽然大明很强,但并不介意带着儿子一块玩玩,促进父子感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