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大航海时代的前夕(第 2/4 页)
如果大明没有足够强有力的海军,不能把海上的强盗都镇压住,也会让一些想下海的人产生顾虑。
毕竟海洋那么大,要是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就是绝对的尸骨无存,得成游魂水鬼了!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出海的渔夫都得在开船之前拜拜各路神仙,妈祖龙王齐上阵,就为了保佑自己能平安归来。
朱见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替大明的百姓解决这些问题。
他是有这个历史使命的!
于是在乾圣元年的五月份,朱见济于内阁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着重训练大明水师的问题。
“眼下,蒙古已经不成气候,只要安心防备,离间各个部落,我大明便可稳坐钓鱼台。”
“没有蒙古人的冲击,北边的各个卫所、新建城池就能好生发展,而等这些地方发展好了,更不用将蒙古放在眼里了!”
以热爱种菜的中国人传统,既然我已经在你们家地里种了粮食,那怎么可以赶我走呢!
自古以来了!
农耕带来的坚韧不拔和持续长久,是游牧文化最大的敌人。
除此之外,朱见济还仿照大宁城模式,又在边疆的各城之中搞起了经济布局,让兀良哈以外的蒙古民众可以接受到来自大明的温暖阳光。
皇家的羊毛纺织厂已经顺着大明的北疆防线蔓延开了!
没有人会比羊毛贸易的买卖双方更期待草原上面跑满群羊的美丽场面。
朱见济已经通过梁白开的报告,听说过兀良哈吉塞白音的名字了。
这人在对战孛来等人的战斗中,挺着一身肥膘还能怒杀多人,就是为了报对方抢劫自己的牛羊之仇,顺便在兀良哈内部利用钞能力诱惑拉帮结派,团结了不少乐意跟大明保持稳定往来的人,隐隐有成为草原新阶级的代表之势。
皇帝对此表示非常欣赏。
他巴不得所有人都去学吉塞白音。
而朱见济也可以提前预言,在武力和文化双重打击下,蒙古里的“吉塞白音”会越来越多。
所以大明可以稍稍挪开在北边的视线,注意一下它漫长的海岸线。
内阁朝臣听皇帝说完,也没有多少反对意见。
因为这一次出海,朱见济提前表示这笔钱皇室会想办法凑齐,不会给今年的国家财政计划带来影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