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孔家的胆子(第 2/4 页)
不过他们也知道点底线,只是拿了其中瞧着值钱的摆件,不敢真把孔庙给拆了。
其中有个读过书的人,曾经听说过衍圣公的“威名”,便好奇的去找了下他们发家致富的辉煌经历,谁成想连蒙元的恩赐都翻出来了,却没看到大明朝皇帝赐下来的东西。
而在被他喊来看这怪事的人里,还有王竑这等正直的士大夫。
这可捅了大篓子了!
不仅王竑的价值观当场崩塌,连薛希琏都顶不住,跺了跺脚狂怒一阵后,翻白眼晕了过去。
可想而知,被朝廷恩养数代的衍圣公竟然“不敬天家”,公然违背儒家传统的“君臣父子”道德观念,能造成多大的波澜。
但在泛起波澜的最初,递给皇帝奏疏只是有官员在弹劾王骥等人,说他们当着孔庙辱杀孔家后人,实在是不敬圣贤。
再加上王骥本人的风评本就非常微妙,有一些家伙便趁机躁动起来,企图把将老头子啃下一块肉。
王竑和薛希琏也没有逃过这场口水仗。
毕竟在官场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个替朝廷办事的好人更难!
而王薛二人就是最后一种。
于谦身负“救国”的大功劳大名声,有时候都无法逃过其他官员的弹劾和污蔑,何况他们这次是真的踩到了士大夫们的红线?
孔圣人那是能侮辱的吗?
衍圣公那是能侮辱的吗?
不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两个碍事的干掉,官老爷们以后就种田缴税了!
王竑那边,则是因为影响重大,而且孔家能这么嚣张的在孔庙里搞这种事情,背后必然有更离谱的,所以没有急着去应付别人的口水仗,急忙调动手下,将孔家人控制起来,盘问他们还做了什么。
在这样的时间差下,内阁收到的弹劾奏疏就堆成了小山。
而朱见济对此,只是把这些玩意儿按住不管,等着曲阜那边的消息传来,让其他人弄不清小太子心中打什么主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