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被黑与蹭热度(第 3/4 页)
然而,周默注意到第一个拐点出在一个人身上。
一位知名大v湖畔居士突然转发周默演唱视频并@了齐州一中官媒。
——绝世美少年,只是视频质量太差了,是哪家公司的新人?求高清版!
湖畔居士,知否大v,拥有五千万关注。
短评发出,顿时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尤其是粉上周默的小姐姐们顿时找到了主心骨。
“大v也追我家弟弟啊!”
“自己人!”
“同求高清版!”
“别急啊,居士都说是娱乐公司的新人要出道!”
“就这张脸,不知道挨了多少刀呢!”
“居士,虽然他是你老乡,但你不能玩双标啊!”
“又要割一波韭菜了!”
……
随后第二个拐点出现。
某拥有两千万关注的“鹰眼观察”公众号如是说:
——《救救孩子,论资本打造顶流的套路》
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
人们爱看草根一步步发展成星光熠熠的明星,资本就玩选秀……然而几年过去,资本们发现找不到声色唱跳俱佳的人才了。
怎么办呢?
得益于大数据,资本们发现了新的财富密码。
观看偶像剧或演唱会的观众中,大部分都是年轻女性,她们更愿意为男性偶像花钱、花时间和花精力,因此偶像的养成对象最好是男性,这样才能迎合大量女性观众的口味。
于是,不需要声乐训练,也不需要舞蹈根底,只要颜值。
在这种逻辑下,一个个男孩子被资本们送上整容手术台。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个个施朱傅粉、弱不禁风、不时娇喘偶尔动情流泪的弱男子(贴图莫然海报)。
随后,“鹰眼观察”以莫然为例详细的分析了资本造星的套路。
最后,他笔锋一转,将一份周默演唱视频截图和莫然某海报并列挂出示众。
他如是说:
比如他(莫言截图)和他(周默截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