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可以了(第 4/4 页)

    观主的规划也一如既往,最重要的是活人性命,没什劳资功夫整什么环境保护。于是也就不论啥特产,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流民对竹山九峰的资源直接破坏式开采。

    把竹山九峰的灵禽野兽都吃干抹净,山林树木采伐一空,矿藏铁玉挖掘殆尽,总之怎么能来钱来物怎么搞,采伐出来的各种天才地宝,材料物资,不能吃的,那都交给天工峰各机关工厂加工,生产出的成品,就由离国太监们商团收购,组团拉去昆仑南海贩卖,交换粮食物资。

    这样资源都耗尽,竹山九峰的修士自然不会回来修行了,其实就相当于墨竹山的仙人们,把本地妖族屠空杀光了,整体南迁,从漓江以南,迁移到墨山以南,把原先的土地让出来,给凡人垦荒居住,大概相当于为离国新添置了一个郡的土地,竹山郡。

    仙宫自古以来的扩张,就是这样车轮子似的滚滚向前,从中原一直碾向四海的。

    如果单看离国和墨竹山账面上的补贴,计算人口的用度,李凡估计这新的‘竹山郡’,容纳一两百万人口,恢复民力生产,问题应该不大的。而到竹山也显得拥挤的时候,他的‘墨山郡’,大概也可以准备好让‘人’居住了吧。

    只不过宗门建设,远远没有战略规划看起来那么简单。就算不考虑外部势力的影响,迁移来竹山的人口,也已经开始出现拉帮结派,内斗竞争的情况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内斗是避免不了的。

    光流民团就各自抱团,分成震,巽,离,三个语言习俗,出身籍贯迥异的大派系了。

    这大抵是因为,从巽国逃难过来的首批流民,最初安置在漓江两岸屯田。后来抵达的震国和中原方向的难民,就只能安排到竹山打猎。而从长思城迁来的离国人,则大多数进了天工峰的工坊。如此形成了居民聚落以后,晚一步抵达的人,也会更倾向于在各自的社区村落定居。

    也不止是穿草鞋的普通人抱团自保,穿靴子的也会抱团。

    有钱人倾向于聚集在娄观塔附近。因为有观主坐镇,也有诸位娄观道镇守真人频繁往来,更加安全嘛。这一块低价已经炒的老高,甚至出现三垣那样飞宫楼船聚集的景象了。现在的娄观塔,已经不能称为村镇,而是当之无愧的府城了。

    这统治阶级内部的恩怨派系就更加复杂了。外来的中原流亡世家,离国本地勋贵门阀,还有墨竹山弟子的原生散修家族,各个社区各个集团也分街分坊,居住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争夺着商路,伐妖,戍边,巡山,开垦各种任务,试图在墨竹山这个欣欣向荣的势力中,插上一脚,分上一杯羹。

    比如现在某墨山镇守,巨子,关内侯,就成了巴结的对象,李凡拉起遁光从墨竹山领地横飞过去,地上都有人跪拜祈福或者指指点点的。

    此时还有一大堆小孩,看模样打扮都是门阀子弟,正马拉松似得翻山越岭,一个劲得往墨山方向跑,大概是听说了李凡接见路琦的事情,觉得仙门已开吧?都一副不跑到李家庄,觅得仙缘,拜到山主座下,誓不罢休的模样。

    既然他们有这份成为太素道先行实验者的心意,李凡自然甚感欣慰,不能因为陆琦上手就差点死了,而对自己的产品失去信心不是。说不定增加实验样本,大数据还能挽救回来也不一定呢!

    恩,可以了,开始吧!推广变人之法!

    于是李凡通过独立系统下令,墨山的铁卫放开禁制,万一真有人能跑进庄来了,都赏给一碗糖水喝。

    反正五五开嘛,成仁的就砍了头,种在院子里好了。

    然后李凡就飞离墨竹山,一路剑光北遁,去边洲抓机甲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谋局 不朽凡人 剑啸灵霄 天行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过河卒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正青春 乡野超级仙农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