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九章 膜上跃迁(第 2/4 页)

    “哦,不是为此事,是为治水。”姚玄洲解释道,“你之前作法,摧毁血魔道身,炸出了一个大坑,而且离漓江不远。前次观主安排郑师叔治水未成,这次师叔提议开凿运河,引漓江水到此地形成湖泽。”

    李凡听懂了,把漓江水引到这里,可以缓解下游巽国的水患。也和姚玄洲引荐的郑真人稽首见礼。

    这郑真人修为一般偏下,长得和个老农似的,本来也是老农,当年是娄观道的佃农,后来观主再兴娄观道的时候,也多出力帮衬,因为年纪大了,得观主代师传法,学了修行之法,倒也磕磕碰碰苦熬到了元婴境界,平常也就负责在离国为娄观道培育弟子,处理些不大不小的妖怪,常年入世修行。

    “这是好事啊,巽国百姓不是也伸手水涝之苦,那快联手一起治水啊,还谈个什么劲?”李凡好奇。

    姚玄洲摇头叹息,“衡山支持的巽国大军正在水攻江陵,眼见即将破城,我们这时候跑来上游治水,他们会怎么想?

    何况真若引江水改道,这一片一时山泽泛滥,但以后都能成上好良田,而且和巽国之间也多隔一道险阻,对离国自然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

    可是巽国那边的水源势必被削减了,水涝不过是一时,改道却是一世,这一改谁知道以后巽国的田亩会减额多少,他们岂能这么答应?”

    所以百万灾民就不管他们死活了么?也是,再苦一苦百姓,百姓总是能挺过来的。

    李凡突然反应过来,

    “等一下,那对巽国没好处他们还在谈啥?没什么好谈的了吧?而且水淹江陵是什么鬼?江陵不是震国王爷的地盘吗?他们怎么打起来了?”

    姚玄洲也说不大清楚现在外头的乱局了,就拿了份邸报给李凡自己看。

    好吧,之前也说过巽国九江府和震国江陵府隔江相望,北边就是南宿卫,属于兵家必争之地。那现在大家都撕破了脸刀兵相见,也不用讲礼义廉耻了。

    之前李凡去旅游的时候就见到过,震国湘东王筑城积粮,招兵买马,把江陵府打造得如水桶一般,还勾结巽国,反意昭然若揭。侯骨作乱后自然是干脆利落得称王造反,加入萧家大逃杀中去了。

    虽然比起那些酒囊饭袋般的兄弟,早就开始准备兵马,而且还笼络到王君才那样心腹大将的湘东王,一度夺得头筹,获得了巨大优势,甚至把侯骨叛军都击败,包围在台城,眼见就将破城除贼,一统震国的当口。

    三垣集结的大军却突然从北面碾过来,以雷霆之势扫荡震国,几次大战就把准备不足,措手不及的湘东王主力荡平,震国一统之势瞬间化为乌有。

    而巽国眼见着湘东王瞬间势败,也干脆利落得撕毁了和震国的协议,丝毫不顾及什么累世联姻,盟交世好的友好关系了。直接一刀就从背后捅过来,突袭包围了湘东王兵力空虚的后方大本营江陵。这摆明了是要全据九江口,避免三垣的大军灭了震国,就一路沿江扫荡,顺势攻入巽国来。

    而前头败给突袭的三垣大军,后路又被巽国包抄,现在湘东王的大军自然再战不能,已经荡然无存,忠臣良将不知下落,只能直率亲兵困守孤城,眼见着水攻破阵,不日就要布上他爹的后尘了。

    什么?你说显化在干嘛?

    显化在修仙……

    嗯,蓬莱封山了。

    虽然震州的门阀士族还在千帆出海,东巡仙山避祸,但蓬莱已经照会云台峰,率先起阵封山,不再介入中原的恩怨纷争,把震州拱手让给三垣了。

    当然了,肯定不是‘拱手’,要不是和蓬莱的秘密勾兑谈妥了,双方达成了相当的默契,太傅又怎么会直接把大军拉出来,浩浩荡荡杀出来接收天下一国之地呢?

    “衡山折损了不少人,巽国没有足够的修士想助,在罗酆山打得也很吃力,没兵力再在西线同离国开战,所以观主已经发话了,这水治也得治,不治也得治,现在商量的是治水的规模,以及作为更改水道的补偿,补给他们多少粮食的问题。”

    咦?难得见到观主也强势了一把么……哦,不过也是,这一局,最后又是李凡赢了嘛。

    想到此处李凡稍微安心了些,志敬子重伤,魔子也死了一批,衡山焦头烂额,离国面临的压力应该大减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谋局 不朽凡人 剑啸灵霄 天行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过河卒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正青春 乡野超级仙农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