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为知(第 2/4 页)

    所以按照李凡原本的打算,一离开蓬莱就在震国找个安稳地方清修,元神出窍去月面学后续元神法来着,但他也是无语了,震国居然就找不到一处安稳地方!

    毕竟震州太平了许多年,河北轮番大战,三垣反复厮杀,从河北关西逃难来的人口多聚集于此,可以修行的灵脉仙山早就被人占尽了,不是散修宗门,就是仙家府邸,值此乱世,大厦将倾,自然不是积极备战,就是开启法阵,紧闭山门,谢客自保。

    而野外实在太不安全了,到处都打仗,到处都在死人,到处都是兵马。每天从早到晚都是杀声震天,火光冲天的,而李凡的神识感知范围太广,到哪里都感觉锋芒在背,也不知道是被大军的斥候发现了,还是有人在跟着他,亦或是随军的法师在侦察。到灵脉里布置个法阵,都时不时就有人从头顶过,跑过来瞧瞧是不是有伏兵暗算。这样紧张的时局下,根本就没法安心出窍修行。

    这样李凡干脆就放弃了,直接疾奔三昼夜,一直往北渡过艮河后,才拿司南找了个方向,寻了个山头,挑中一处清净的山沟沟,钻到这深山老林,荒山野岭里。神识一扫连狼都没几只,李凡才算放心下来,寻找灵脉,掐算阵眼,准备布置个法阵,守护元神出窍的道体。

    结果他才在灵脉刨了没两下,八面阵旗都没插下去,直接刨出三具尸骨来。

    这三具尸体都是金丹期的修士,有干尸有骷髅,从腐烂程度看,死亡时间不一,衣着打扮也不同,大概并不相关联。

    一人是被射伤腹胸,箭簇还钉在肋骨上,一人是被锤子打裂了脑壳,一人干脆就是自己走脉岔了气。看起来他们都是原本就受了重伤,躲在这处僻静的灵脉附近调养,可惜走火入魔,旧伤发作之类的,总之没顶过去就嗝屁了。

    唉,随便掘地三尺都能挖出一堆死于非命的,这就是中原的画风啊……

    这三人身上也没啥值钱东西,李凡就另刨了个坑给他们埋了,然后布置起阵法去月面找蜈蚣。

    这次月面依然是一个人都没有……恩,好像本来也不该有人的……

    总之没见到墨山的一众内门弟子,山主和望舒他们都穿越了似的,影子都见不着,仿佛大白腿纯粹是李凡的梦境一样。

    说真的,躲仇家也不是这个躲法的吧?而且这仇家到底得牛逼到啥地步啊,居然给山主他们怕成这样?他又不是没见过悟道的,感觉显化那个老瘪三也不过如此嘛……

    然后李凡幻想了一下换成显化躲在暗处算计着要找自己麻烦的场面,不由打了个寒碜,不敢再想了,得,抓紧时间去学元神法吧,战斗力不拉上去干啥都没底气……

    这次有17.6k的满心情打底,李凡认真研读了四大节蜈蚣背的墨山传承。得亏他之前读过《墨山六经》,心情也够,这才能把长篇大论读懂。因为前头《瞽观》和《心辨》之后,就开始以《六经》之论为基础脉络,开始做墨山一脉的学问了。

    所谓观而后辨,辨而后知,知而后接,接而后明,明而后论,论而后虑,虑而后求,殚其思虑之知,使人之心,助己思虑。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谋度速得。

    如此达闻、说、亲;名、实、合、为,谓知也。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即《为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乡野超级仙农 苍穹之上 剑来 重生八零娇娇媳 山海为龙 仙域科技霸主 仙逆 我的干爹是天道 武道天途 我的傲娇学姐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左冷禅 赤心巡天 我的美女老师 逆仙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有种后宫叫德妃 低调在修仙世界 我在聊斋当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