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十八章 心闻(第 2/4 页)

    “你家传的是仙宫宿卫军的修行之法,和这一部功法的来源并不冲突,而且你和这煞尸是血亲,大概是有可能成功收复它的。所以我给你一个机会,今天晚上如果你能习得此法,我可以考虑饶你们一命,假如办不到的话,嘛,那就是你们命数如此,我也要除魔了。”

    李凡解了林宸穴道,隐身遁去以保持世外高人的逼格。

    “谢谢仙人!谢谢仙人!”林宸在地上又邦邦邦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扑到那功法前去参习。

    李凡躲在后头瞧着这少年的背影。

    林宸能不能把他妹妹炼成飞仙其实无关紧要,有八门金锁摆在这里,外头的追兵进不来,里头的追兵出不去,反正得在这半山腰耗上一夜,总归别干扰他那边拜月就是了。

    而且,虽然李凡也不觉得这小子一晚上的功夫,就能参悟罗酆的飞仙之法,但万一有奇迹发生呢?实在不行,也就给这小子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罢了。有时候吧,人得学会放手才能有所成长啊。

    于是李凡就放手了,把这个支线剧情扔在这任由他们发展,自己则回到山头土地庙拜月,或者说,拜千面仙人。

    于是眼一闭,眼一睁,李凡就元神出窍,直接飞升月面了。

    这千面仙人像的坐标锁死在月面那蜈蚣环形山,理论上不管在天南地北,只要晚上能看到月亮就可以拜了。

    只是最近做事还真是事事不顺,这次山主居然不在,月面的小宅里空无一人,血池也波澜不惊,也不知道山主整天神出鬼没得在忙个啥,你说在月面悟道能悟出个啥来呢?

    李凡的时间也有限,就先飞遁去蜈蚣背上看经。

    瞽观之法他虽然也没炼到大成,不过现在要打人抢天书,李凡急需一两部能用在元神状态的战斗技能,虽然瞽观还没有完全吃透,还是继续往后头的墨山天书看下去,最好有两招类似绝阴纣灭仙光一类的攻击法术。

    然而另李凡大为无语的是,后头蜈蚣壳上的经文,依然不是战斗技能,依旧是辅助技能。

    第二篇名为心闻法,引述巨子之言中,‘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的论述,详述记叙了针对太素界见闻,进行进一步分析筛察的心察,心辩两法。

    如果用白话来描述,就是用瞽观‘观闻’所得的情报,还需要用心体察才能获取其中之意,还要用心辨别,才能从中提炼出可用可言的信息来。

    其实从心闻法之中记述的案例,还有李凡自己的切身体会,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法门。太素界也好,虚渊也罢,这个世界存在太多太多未知的,危险的存在。有些东西你不早一步发现对方,那就是死路一条。可有些信息你一旦真的听见了,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不加筛选辨别的,一股脑接收一切的见闻都是万万不可取的,必须排除掉有害的误导的信息,剩下的才是‘道’。

    再说的更明确一点,瞽观法就是尽可能多得获取虚渊中的杂音,而心闻则是一层筛网和过滤器,心察法分析提炼出这些杂音中的信息,而心辨法来辨别这些信息是否有害。这样最后提炼出来的,才给大脑接受和理解。

    那么如何辨别呢?

    这里墨山一脉又回过来将‘心’,‘人心’。以人心作秤,来衡量瞽观所得的情报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失了人心就不可取,如此简单罢了。

    具体到操作来说,就是一个个得试,试人心。

    如果只是形体发生了变化,而人心依旧,那么依然不失为一种道。

    如果人心发生了变化,哪怕面目上依然维持人形,也是必须当即斩杀的魔。

    墨山五峰上绝大多数的尊天魔,无数的墨山先驱,都是在‘试心’的过程中陨落的。

    但他们也留下了足迹,在这后头的蜈蚣壳上,刻着无数日记随笔似的,没有写完的日志。

    这些不仅是这些前辈探索太素界的‘见闻’,也只有先驱们以命试错,试验出来的可能导致‘人心’失察的‘杂音’。后续的弟子只有先知道不能听的‘杂音’是什么,才能走得更远。

    而这‘杂音’的记叙,一眼望不到头。

    慷慨赴义,死不旋踵,这就是墨山的道么。

    ‘李凡修成了《心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谋局 不朽凡人 剑啸灵霄 天行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过河卒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正青春 乡野超级仙农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