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 3/4 页)
小船本就经不起风浪,船如果翻了,船上的士兵在深秋刺骨的河水中,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再加上是黑夜渡河,还要选在没有月亮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秦军才发现不了。
漆黑的夜,秦军看不到河面情况,船上的士兵更看不到情况。
在一个满是暗礁、暗流、水势湍急的大河上,伸手不见五指,抹黑乘着经不起风浪的小船渡河,一想这情况,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将军们都说不可能,这是在送死,庞子却说,你们这样想就对了,你们都觉得不可能,秦军自然也觉得不可能,出奇才能致胜。
紧接着,庞子又做出了另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要让十万士兵黑夜渡河。
这是什么概念呢……别看七国有五十万大军,但是这五十万大军里,并不全是作战兵种。
管理战马的马夫,运送粮草的民夫,做饭的伙夫等等,各种负责后勤和其他事务的人,算在一起,才有五十万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是一个军队的重中之重,负责后勤的人,在五十万大军中占据了大部分。
有的时候战国两军交战,冷兵器对抗,或许损失了一两成左右,军队就崩溃了,并不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作战的士兵很少。
损失了一两成的总兵力,有可能就损失了几成的作战兵种,剩下的都是负责后勤的人,崩溃也就很正常了。
庞子带领的五十万士兵,号称五十万大军,其实真正打仗的士兵,估计也就二十万左右。
让十万士兵去渡河,几乎是一半的兵力。
这还不算,这十万士兵作战素养还得好。
偷袭么,很多时候是精锐部队做的,十万士兵大量损失后,没有后勤,穿着湿透了的寒冷衣服,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还要能完成偷袭作战,士兵的作战素养肯定不能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