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丈夫岂可束手待毙(第 3/4 页)
送走了这些人,郭勋面色铁青。
“大人,这些人竟然一毛不拔,难道他们不怕常山县被攻破之后家破人亡?”县尉赵博又是气愤,又是不解。
郭勋冷冷的说道:“世家贪婪,蛾贼当中未必没有他们的人。”
赵博大惊:“大人是说他们会里应外合?”
“那倒不会,蛾贼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郭勋不愿意多说,“募兵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可堪一用吗?”
赵博道:“招募的军士士气不错,但没有时间训练,恐怕抵挡不住十倍的蛾贼。属下认为,我们应当向州郡求助。”
“已经来不及了。”
……
黄巾军这边,队伍最前方的两百余人骑着高头大马,最中间那人正是这支黄巾军的将军杜长。
杜长原本是农家子弟,家里的良田被县里豪族强夺,父母也被逼死了。为了复仇,杜长暗中加入了太平教,后来成为张牛角的手下。
张角举事之后,大汉各州郡纷纷响应,遍地烽火,短短时间,张角便汇聚了百万黄巾军。
张牛角这一支也有十数万人,他亲率一支人马南下,往石邑,赵国,邯郸,又派几支人马攻打常山、安国、安邦等地。
黄巾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但他们拉队伍的手段匪夷所思。
杜长麾下原本只有不到一万人,短短半个月的功夫,他就裹挟百姓,让自己的队伍壮大到两万余人。
“将军,常山就在眼前了。”魏康说道,他是常山本地人,也是杜长手下将领。
“你对常山的情况最熟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杜长淡淡的问道。
魏康不屑一笑:“常山的官军不过两百,还都是酒囊饭袋。如今将军亲率大军而来,恐怕还没走到城下,常山就开门投降了。”
杜长没说什么,心里却很无奈,黄巾军基本都是农民,哪怕是他手下的主要将领也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谈有什么见识了。
魏康见杜长不相信,急忙说道:“将军若是不信,我愿带五千人先行,为将军打开城门。”
杜长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