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节 近在眼前(第 3/4 页)
有的直接在半道上挖散兵坑、架起步枪硬拦。
有的人在土路两边设伏,有的在险要处炸毁山石堵路,还有人的打游击....各种。
幸运的是硬骨头很少,指望伪军和警察起到巨大决定性作用,罗兰德自己都不敢这么想。
‘叛军’先遣小队付出几个牺牲,清理掉拦路螳螂,为后面的大部队拔掉一颗钉子。
继续向前,下午三点已经远远可以看见万隆城的大致面貌。
其实没‘貌’,万隆城听着很牛逼,其实只是许多茅草屋建筑群中,增加了几栋砖瓦房而已。
还有几家手工作坊、小酒楼、当铺、杂货店、娼院...配不上‘城’这个叫法。
经过两天一夜准备,万隆城外围此刻已经修筑起了一些简单工事。
几条沟壕、两排铁丝网、几堵泥土堆成的胸墙。
万隆城南北两侧是大山和雨林,‘城市’呈东西走向,沿着土公路而建,再往西100公里便是达加雅。
这种情况,无论是a选项,还是b选项都是直接碾压过去最划算。
迂回、左右包抄、前后夹击都不在选项内,孙兰仁的弟子担任前线指挥官,命令一个团1000人正面硬钢。
选择硬顶理由有三个。
一是对方工事修建太匆忙、质量堪忧。
见过自家的工事之坚硬、设计之巧妙、战争之便利,对手工事看上去太‘脆’。
二是已方火力比对方强,精度颇高的三八式步枪、九六式轻机枪、60毫米迫击炮。
35毫米机关炮,除了防空、还能平射,把它架在一个四五米高的移动平台上,可以在1.5公里外远距离对敌人形成压制。
三是已方战斗力比对方强。
其中原因是谜,比如某学徒,没有加入‘叛军’前战斗力是10,加入叛军后战斗力飙升到11.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