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绝卖(第 3/4 页)
回答第2个问题。
为什么长子、二子、三子是大妇周时的养子,而不是亲生?
郑奕住第一次离开家乡时,和大多数人经历一样,15、16、17岁离家。
那个时候童养媳周时还不到十岁,如何生子?
郑奕住到了南尼,一切从零开始。
前五年仅能吃个半饱。
第五年才开始经商,从小货郎开始,之后升级到摆摊。
少年的郑奕住吃了什么都不懂的苦,足足磨砺了五年。
张新就是看到这点,才从摆摊始步。
第六年郑奕住认识了一起摆摊的蔡三娘。
这时郑奕住22岁,少男少女、干柴烈火,大家都懂。
不久后两人的大女儿出生。
那么问题来了,家里的童养媳还没有圆房...
周时的家庭地位及及可危。
于是老母亲一封又一封信催促他回去和周时圆房。
可是生意那能说走就走?
于是有后面一幕,老母亲为儿媳妇做主,一次买了三个养子。
而且特意都比蔡三娘生的女儿大,分别是长子、二子、三子。
周时的女主地位得到稳固。
回答第1个问题,养子。
12个儿子、8个女儿,其中6个儿子是买养的。
这是沿海一带的特点,某些侨裔。
自己有儿子,甚至有好几个儿子,却仍然收养义子,甚至收养好几个义子。
很明显,这些侨裔商人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宗法传统、香火传承,而是经济事业的需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